十一假期過後上班的第二個工作日,亙古科技接到了專利中心的電話。

將對亙古科技的u盤相關專利申請正式進行實質審查,預計一週內出結果。

根據專利中心反饋的訊息,他們在接到相關質疑後,通知對方在三個工作日內提供更加詳細的證據。

十一假期前兩個工作日,10月8日一個工作日,正好3個工作日,但是那邊並沒有提供,再加上此時距離專利申請公佈,也正好過了15天。

於是,專利中心便正常的開展實質審查。

事實上,遠在鵬城的肖輝也有些無奈,他哪裡能提供出什麼相關的證據出來。

本來對於u盤這一塊的技術,他也只是知道生產工藝而已,要說對技術這一塊有多深的研究,那肯定是沒有的,畢竟他是搞生產的,又不是搞技術的。

肖輝曾經在接到專利中心的通知時,也想過要不要拿著自己帶出來的全套技術資料改一改提供過去。

但最終,他還是沒有衝動的做這件事情,因為肖輝也知道,自己帶著全套技術資料出來的行為,是見不得光的。

尤其是現在袁峰林明顯對於是否侵權這一塊,並不是那麼重視,只是一心想上專案的情況下,自己犯不著冒這個險。

總得來說,肖輝對於目前在竣科電子的處境,還是挺滿意的。

之前在精誠製造,因為自己所在的專案突然沒有了業務,整個專案部被砍,肖輝被迫到別的專案部當個小蘿蔔頭。

呆了幾個月,肖輝儘管也想了些辦法,可是還是沒有能夠再創輝煌,重新走上專案經理的位置。

這讓當慣了領導,習慣了拿更高工資的肖輝大感受不了。

恰巧,他透過一個朋友偶然得知竣科電子竟然想仿做u盤,他便帶著一整套的資料投奔來了。

u盤的專案之前畢竟是在他手底下做過一段時間,所以他弄到這麼一套資料並沒有太複雜。

竣科電子因為多種原因,確實是想仿製u盤,這時候肖輝帶著全套資料來投奔,袁峰林當然是非常歡迎。

於是,兩人一拍即合,整個專案也就快馬加鞭的上線了。

肖輝憑藉這一段時間的表現,也是充分取得了袁峰林的信任,所以在公司也有了一定的話語權,全盤負責u盤的生產,當然,在竣科電子,不叫u盤,叫閃盤。

現在肖輝便是一心撲在生產上,對於之前曾經對於亙古科技的專利申請提過質疑,以及還需要提供證據的事,直接拋在了腦後。

無論是袁峰林還是肖輝都抱著同樣的心理,先把產品儘快的推出到市場,至於是不是侵權,也無所謂,真要有官司,大不了扯皮唄。

竣科電子這邊對於亙古科技的專利申請沒有了干擾,專利中心這邊也就開始按照綠色通道的流程,開始加快的辦理了。

10月8日通知正式開始實質審查,等到10月12日的時候,正好五個工作日的時候,亙古科技又接到了通知,u盤的專利申請已經透過審查,只要亙古科技前往交納相關的費用,就可以正式授權。

錢那都不是事,而且國內專利授權也不用多少錢,10月13日,楊冠斌一上班便前往專利中心交納了相關的費用。

林曉上完課,第一時間就是去公司找楊冠斌。

而楊冠斌也知道林曉的來意,拿著專利證書遞到林曉手中,笑呵呵的說道:“林總,雖然也經過了一番波折,但是這專利授權終於是成功拿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