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完張大象和蕭靜彤的“打情罵俏”後,李承乾深吸一口氣。

他告訴自己,張大象以後也是他的臣子,還要為他所用,不可與手下人置氣。

李靖這才開始講解兵法,依舊是拿戰例來問對。

“徒兒,你且說說淝水之戰,前秦苻堅究竟敗在哪裡。”

李靖話音未落,李泰便急不可耐地詢問道:“衛國公!我們何必站在敗者的角度,更應該以勝者的角度去思考吧?”

朽木不可雕也!

李靖心中迅速對李泰做出了評價。

李承乾緊皺眉頭,下意識地距離李泰遠了些,生怕愚蠢會傳染。

李恪輕笑道:“四皇弟!站在敗者的角度,找出失敗原因,總結教訓,這樣才能從中汲取經驗。”

李泰不屑道:“我又沒問你,多什麼嘴!”

李靖搖頭道:“三皇子所說,就是我的見解。還有,我在說話時,希望幾位皇子不要打斷!”

此言一出,李泰心中不悅,可他也知道衛國公的厲害之處,不敢多言。

“徒兒,你繼續說!”

“輕敵!古往今來,不少大人物,都是敗給了輕敵。”

張玄直言道:“徒兒認為,輕敵也是兵法的一種,透過示敵以弱,讓敵人露出破綻!無論是官渡,赤壁,亦或是夷陵,還是老師今日所說的淝水之戰,敗者都輸給了輕敵!”

李靖滿意點頭,“說的不錯!兵法千章萬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於人已。掌握戰場上的主動權,讓敵人受制於己方,而不讓己方受制於敵方。”

張玄聞言,竟然在抄寫筆記,這可讓大唐軍神欣慰不已。

這個逆徒啊,終於知道為師兵法的精妙之處了!

李靖一高興,便多說了幾句:“攻是守之機,守是攻之策,同歸於乎勝而已矣。徒兒記住,攻守雙方,隨時更換,用兵之時,切不可墨守成規!”

“攻守一法,敵與我分為二事。若我事得,則敵事敗;敵事得,則我事敗。得失成敗,彼我之事分焉。攻守者一而已矣,得一者百戰百勝!”

“徒兒,只知進攻和只知防守者,可以成為名將,為師卻不認同他們!以後,你定要攻守兼備,發揚我脈兵法!”

張玄記錄得這個認真,還不忘回味。

李恪哪裡見過義弟如此用功,感慨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李承乾和李泰,雖然聽不懂衛國公的兵法,卻不甘示弱,也學著李恪的模樣將李靖的話盡數記下。

張玄記錄完,還不忘多問兩句:“師父,您多說幾句!現在的您就是孔子他老人家!我記錄的可是兵家論語!”

此言一出,李承乾和李泰直呼內行,這特孃的馬屁精!

李恪則是豎起大拇指,隨即也加入了記錄大軍。

李靖撫掌大笑,有張大象這樣的人充當關門弟子,才是他一生之幸!

張玄記錄了大概十句,這才示意李靖打住。

“師父!今天可以了,徒兒要好好消化一番!徒兒這就去給師父熬一鍋小吊梨湯,孝敬您和師孃!”

說罷,不等李靖拒絕,張玄直接撒腿跑向廚房!

李靖搖頭苦笑,“讓三位皇子見笑了,我這個徒兒啊,就是孝順!”

李恪直言道:“義弟此人,向來真誠!”

李泰不屑道:“他真誠個屁!上次可忽悠了我不少銀子!”

李承乾默然不語,滿腦子都是蕭靜彤難道靚麗的倩影。

聽到隔壁有人出門,此時正在揮汗如雨,練習“紅袖善舞”的蕭靜彤,也有些心不在焉。

紅拂輕笑道:“怎麼?惦記大象了?給你一刻,去跟他見個面!”

“多謝師父!”

蕭靜彤俏臉一紅,香汗淋漓地跑向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