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夠走運(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時,陶副主任派出並混進袁譚軍隊伍的細作,也透過正式渠道一路拜見到了袁譚公子面前,解釋說自己被徐州軍隊俘虜,但自己對舊主忠心耿耿,即便被俘也矢志不渝,還將計就計逃了回來,然後向袁譚公子呈上了陶副主任命令自己設法交給高幹的書信,袁譚急取信看,見信上竟然是陶副主任對錶兄高幹許以冀州刺史重職,封爵賜邑,引誘高幹率領幷州隊伍發起叛亂,接應徐州軍隊入城。
“天殺的陶賊,又來這套!”在官渡已經吃過一次虧的袁譚公子見信大怒,把面前案几拍得山響,咆哮道:“無恥奸賊,每次攻堅都耍花招,到底要不要臉?!”
“主公言之有理,陶賊的奸詐無恥,確實是世上罕見,幸得主公洪福齊天,我軍士卒忠誠,主動將書信呈到主公面前,這才避免了一場大禍。”上次離間計的最大受害者郭圖先是拍了一句馬屁,然後又小心翼翼的說道:“主公,你沒發現一件事很奇怪嗎?我軍上將數十人,陶賊為何偏偏挑選高幹收買。這是什麼原因?”
“為何?”袁譚反問。
“若臣下所料不差,應該是陶賊探得訊息,知道高幹將軍對主公已經心生不滿了。”郭圖自信的分析道:“高將軍此前反對主公出兵冀州,以武力奪回鄴城,其後又反對主公堅守鄴城,還想乘機回到幷州舊地,與主公意見屢屢不合,這一點在我軍之中知者眾多,陶賊定是探得此事。料定高幹對主公已經生出不滿,所以這才挑選高幹將軍下手!”
見袁譚公子若有所思的點頭,認同自己的判斷,郭圖先生這才又語氣陰冷的說道:“既如此,在高幹將軍這件事上。主公還需慎重行事,因為陶賊一計不成,必然還會又生一計,不把高幹將軍身上的油水榨出來,陶賊就絕不會善罷甘休,主公若是不善處此事,待到陶賊奸計得逞時。必然悔之不及。”
“說得對,這件事必須小心!”袁譚大力點頭,又問道:“那怎麼辦?就憑這道書信,我也沒辦法殺了高幹啊?”
“圖有兩策。可助主公解決此事。”郭圖飛快說道:“一策是命令高幹率領一軍強攻陶賊大營,借陶賊之手殺之。一策是明升暗降,藉口高幹通曉文事武略,封其為監軍都督。專職負責軍內法務,乘機收繳高幹兵權。也讓高幹在執行軍法時過多得罪軍中眾將,削其威望,使其即便存有二心,也無黨羽可用。”
“妙計!”袁譚大喜,又盤算道:“派高幹故意送死,未免有些過份,既白白損傷兵力,也會動搖我軍軍心,還是封他為監軍都督的好,不管怎麼說,他始終也是我的表兄,只要他聽話別亂來,我又何必殺他?”
“主公仁慈為懷,有情有義,圖真是欽佩得五體投地。”郭圖趕緊奉承。
袁譚和郭圖的算盤雖然打得不錯,可惜他們也未免太小看了高幹一些——相對袁譚和袁尚兩個表弟,高幹是比較厚道不假,可這不代表高幹是個笨人,所以到了第二天,當袁譚公子召來高幹宣佈新任命時,高幹馬上就明白了袁譚的險惡用心,也馬上咆哮道:“主公,末將到底是做錯了什麼?為什麼要剝奪末將的兵權?末將是與你意見相左不假,可是末將對你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為什麼要如此對我?”
袁譚有些啞口無言,郭圖則趕緊站了出來,一邊打圓場一邊灌迷湯,說什麼近來軍法鬆弛不利軍情,高幹將軍為人清白有威嚴,是最合適的監軍都督人選,請求高幹將軍為了抗陶大局著想,為了袁氏家業的重新大計著想,勉為其難的接過這個差使。聽郭圖說得好聽,高幹怒氣稍消,又道:“好,我可以就任監軍都督,但我麾下的三千多幷州鐵騎,必須還由我直接指揮!”
“高將軍,衝鋒陷陣那是小卒的事,你身為幷州刺史……。”
郭圖本來還想再勸,高幹卻又大怒說道:“如果主公執意要末將交出這三千多幷州鐵騎,也可以,只要主公讓末將回幷州,末將立即交出兵符!不然的話,我絕不交出軍隊,我把整個幷州都交給主公了,主公難道還想連末將的嫡系隊伍也收走麼?!”
事情到了這一步,弄巧成拙的袁譚和郭圖都是萬分為難,交換了幾個眼色後,袁譚很是勉強的說道:“既然表兄執意要統兵作戰,譚也不強人所難,監軍我另外挑人吧,就不用勞煩表兄了。”
“謝主公。”高幹一拱手,怒氣衝衝的揚長而去,留下袁譚和郭圖在房中咬牙切齒,對高幹不滿到了極點。
按理來說,陶副主任的另一道書信,如果能在這個時候順利送到高幹面前,那麼就算不能得手,也肯定會在高幹的心裡埋下一個引子,為陶副主任的下一步計劃打下基礎,但陶副主任這次北伐的運氣確實不怎麼樣,偏在同一天,那名被徐州軍重金收買過來的幷州籍細作,恰好被編制到了城外的袁譚軍隊伍中,被迫出城,自然也沒能把書信及時送到高幹的面前,將來能否送信成功也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陶副主任不走運的還不只這一點,今年冬季的鄴城一帶不知為了什麼特別的寒冷,連日的風雪不斷無法作戰,氣溫也一直都在零度以下,凍得連漳水都結起了厚冰,徐州軍隊即便準備充足,普通士兵在此前都領到了寒衣,但還是出現了一些凍死凍傷的情況,尤其是來自溫暖南方計程車兵,那更是在這樣的天氣中吃夠苦頭,被凍斃凍傷的情況更加嚴重,將士頗有怨言,士氣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
對此,徐州決策層是既心急如焚,又無可奈何,見荀諶的計策也始終沒有奏效,陶副主任更是生出了退兵念頭,一度召集幾個謀士商量退兵返回兗州躲避嚴寒,待到開春天暖後再來決戰。
聽到了陶副主任的這個打算後,賈老毒物馬上站了出來堅決反對,道:“我軍絕不能後退半步!我軍這次出兵,是卡在了敵人前力已盡、後力未生的關鍵時刻,沒有給袁譚半點喘息的機會,逼著袁譚只能率領主力與我軍抗擊到底!讓袁譚騰不出人力、物力和精力來一統三州,還只能拼命壓迫現有控制地,喪失冀民之心!”
“事既如此,我軍倘若此時退兵,袁譚必然會因此聲威大振,三州人心共向,元氣尚存的冀幽並三州也會乘此機會重歸一整,我軍故意放縱的袁尚也會因為失去外援的機會,被袁譚輕鬆剿滅,屆時我軍再重返冀州時,將會失去幾乎所有先機,仗更難打,一統三州的時間也會更加曠日持久!”
“而且這個嚴寒冬季對我軍而言,也不完全都是壞事。”賈老毒物又道:“我軍因嚴寒無法作戰,袁譚在鄴城中穩如泰山,必然生出久守鄴城的心思,還會想方設法的調動幽州主力南下參戰,幽州偏遠,蔣奇、牽招等人若是各依險阻,我軍北征非一兩年可滅,但他們若是率軍南下,正會給我軍以逸待勞各個擊破的天賜良機!所以我軍絕不能退,既為了不給袁譚喘息之計,也為了抓住迅速破敵主力的難得機會!”
陶副主任是個聽得進勸的好主任——至少在釘子戶舉火準備自殺時,陶副主任就能下令暫停拆遷先保住人命再說,所以聽了賈老毒物這番勸說後,陶副主任便很快下定了決心,拍案道:“言之有理!傳令各營,多伐木柴生火取暖,與袁譚對耗到底,不給袁譚半點喘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