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2頁)
章節報錯
圖窮匕見,當大袁三公要求陶副主任出兵攻打青州的訊息透過特殊渠道提前送到徐州軍隊伍中時,曹老大五路攻陶的奸惡毒計,.
提前把這個重要訊息洩露給陶應的,當然是陶應正妻袁芳的好哥哥袁尚,在給陶應的密信上,三國好舅子袁尚除了告知大袁三公的決定之外,還洩露了兩個重要情況,一是大袁三公要求陶應出兵乃是袁譚及袁譚黨羽挑唆,二是袁譚爭到了率軍攻打青州的統兵之權,並且還已經受封青州都督,準備率軍一萬二千餘人開拔往平原,以之前被袁紹軍控制的平原郡為前進基地,聯手徐州軍一舉拿下青州全境。所以,袁尚要求陶應務必在青州戰事中想辦法讓袁譚多吃點苦頭,多丟些顏面,甚至多吃幾個敗仗,以報答袁尚的嫁妹大恩。
袁尚主動把事情的詳細經過洩露給陶應,其真正目的當然是為了更進一步惡化陶應與袁譚之間的關係,讓陶應這個袁紹家族的強力外援更加堅定的站在袁尚一邊,算盤打得頗妙,同時也幫了陶應一個不小大忙,讓同屬小白臉卻並非繡花枕頭的陶應當場聞出,這件事的背後十有**有曹老大的魔影——不然的話不會有這麼巧,曹老大以漢獻帝的名譽命令自己打田楷,大袁三公也以岳父的身份命令自己揍田楷。
聞出這股危險味道的不只陶副主任一人,已經正式接替魯肅擔任徐州軍師的賈詡也看出了危險所在,提醒道:“主公,袁譚一黨忽然勸說袁本初命令我軍出兵青州一事,背後怕是出自曹操慫恿,前番天子與呂布之事,已讓曹操深知袁譚嫉恨我軍,現曹操假天子之名令我軍出兵青州,又慫恿袁譚也請令攻打青州,其目的或許是為了一箭雙鵰,既挑起青徐戰火,分散並削弱我軍兵力,又可以利用袁譚製造我軍與冀州軍的衝突,乘機離間袁本初與主公之間的翁婿關係。”
“文和先生的見解,那麼曹賊的計劃與目的就很明顯了。”旁邊的劉曄也分析道:“曹賊先是冊封主公為徐揚州牧,冊封主公的兄長為揚州刺史,讓本就對我軍恨之入骨的劉繇、袁術對我軍更生敵意;接著故意冊封黃祖為江夏太守,變相慫恿黃祖與我軍開戰;同時利用袁譚鼓動袁紹命令我軍出兵青州,慫恿與我軍關係惡劣的袁譚也請令攻打青州,讓我軍同時面臨五路諸侯的明槍暗箭,五路諸侯中只要有一路得手,其他四路必然乘火行劫,讓我軍首尾難顧,處處告急,把我軍推入萬劫不復之地,最後曹賊自己再出兵徐州,給予我軍致命一擊!”
陶副主任並沒有立即表態認同賈詡與劉曄的見解,策馬走著盤算了許久,陶副主任才微微一笑,說了一句沒頭沒腦的話,“聽說阿異那小子隨著天子被裹挾到許都後,被曹賊交給了他的兄長司馬朗管教,還給了一點補償,曹賊的這條詭計,該不會是阿異那小子給曹賊獻的吧?”
“主公在說什麼?我們怎麼聽不懂?”旁邊的幾個走狗幫兇又一次陶副主任的話弄糊塗了。
“沒什麼,說句玩笑話。”陶應笑著搖搖頭,又道:“大概知道曹賊的詭計就行了,沒關係,繼續見招拆招吧,曹賊這條五路攻陶的毒計,最關鍵還是袁紹,只要我們把袁紹哄好了,讓袁紹繼續護著我們,曹賊就絕沒膽量向徐州下手,劉繇和袁術這些癬疥之疾就不足為慮。”
“主公打算如何應對?”主薄陳應可沒有那麼樂觀,試探著問道:“袁本初與天子詔書都令我軍攻打青州田楷,到底是打與不打?”
“當然打,為什麼不打?”陶應反問,微笑著輕描淡寫的說道:“田楷確實對我徐州有救援大恩,但袁紹對我徐州的恩情並不在田楷之下,還有天子詔書令我討賊,我若拒絕領命便是公然叛逆,陷徐州五郡於不忠不義之地,所以我們只要把出兵原因向徐州軍民百姓解釋清楚,宣傳工作做到位,徐州軍民也會理解我們的無奈與為難的。”
陳應還沒被陶副主任徹底帶壞,聽了這番話信以為真,幾乎懷疑陶副主任要做一次冤大頭,旁邊的劉曄卻又小心翼翼的問道:“主公莫非想來一個陽奉陰違,出工不出力?明面上答應出兵攻打青州,實際上卻不做行動,或者是僅派少量兵敷衍了事?可是這麼一來,曹賊那邊雖然拿我軍無可奈何,袁本初的面前,主公卻無法交代啊?”
“岳父對我不錯,我當然不能對不起岳父。”岳父剋星陶副主任難得良心發現了一次,慷慨激昂的說道:“此番我軍之所以能夠順利攻佔淮南,全賴袁紹出面保護我軍北線,使我軍後顧無憂可以專心用兵,如此大恩,我自當厚報之!現如今岳父令我出兵攻打青州,我自當親提大軍北上,替岳父拿下青州三郡二國,報答岳父本初公的嫁女之情,眷顧之恩!”
賈詡、劉曄和陳應都不說話了,都象不認識一樣的上下打量陶副主任,陳應還有點想上來摸摸陶副主任的額頭,看看陶副主任是不是在發高燒說胡話?咱們的陶副主任卻又義正言辭的說道:“當然了,出兵青州除了為了報答國恩與回報岳父眷顧大恩之外,我們也必須考慮一下親情,袁譚匹夫與我軍交惡,袁尚不僅是我嫡親妻兄,還與我軍最為相善,所以,拿下青州的功勞絕不能送給袁譚匹夫,只能送給我的妻兄袁尚!”
理直氣壯的說完這番話,陶應又向陳應飛快吩咐道:“元方,替我回書與袁尚,文字你看著潤色,具體內容三條,一是叫他放心,袁譚匹夫到了青州,我絕不會讓袁譚有半點好受!第二是告訴他,我決定親自領兵北上青州,全力為岳父拿下青州全境,藉以報答岳父與妻兄的眷護大恩,所以叫他一定要想辦法把青州兵權從袁譚手裡搶過來,不能把這個蓋世奇功白白便宜了袁譚匹夫——當然了,我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幫他袁尚奪得青州兵權。”
“主公,這不可能吧?”用心默記內容的陳應聽到這有些驚訝,趕緊提醒道:“主公,姑且不說袁譚負責青州戰事已經是木已成舟,袁尚很難說服袁本初更換主帥人選,光是臨陣換帥這個兵家大忌,就足以讓袁紹不肯接受袁尚的這個請求。”
“急什麼?我還沒有說完。”陶應笑笑,又道:“告訴袁尚的第三點,我軍主力征戰淮南半年有餘,將領士卒都是萬分疲憊,軍需糧草也來不及迅速籌集到位,所以請他幫我在袁紹面前說幾句話,讓袁紹答應給我一點休整和準備的時間,等到今年徐州五郡的冬小麥收割入庫之後,再讓我出兵青州。而在這三個多月的時間裡,他袁尚可以想辦法給袁譚施加一點壓力,逼著袁譚提前出兵與田楷交戰——這麼一來,他也就有的是機會從袁譚手裡搶奪兵權了。”
陳應肚子裡的壞水還是少了點,聽了陶應這番話後雖然明白了一些原因,可也不是完全明白,為了不致誤事,陳應只能是懇求道:“主公,第三段話請讓軍師與子揚先生幫在下潤色一下,在下才疏學淺,不是很懂主公的禪機。”
陶應笑著點頭,旁邊的賈詡和劉曄也是表示願意幫忙,不過劉曄也有一點疑問,忍不住問道:“主公,你用緩兵之計爭取時間,期間借袁尚之手逼迫袁譚提前與田楷交戰,此計固然神妙,可袁譚也不是笨人,萬一不肯中計,堅持要等到我軍北上再出兵與田楷交戰,那主公的安排豈不是白白辛苦一場?”
“不急。”陶應再次搖頭,微笑著說道:“先不說袁譚想要建功立業爭奪嫡子大位的迫切心理,絕不容許他自己在平原乾等下去,就算他有這個耐心,我也有辦法讓他失去耐心,沉不出氣提前出兵開戰。”
見陶副主任如此信心十足,劉曄也不好再說什麼,老實協助著陳應當場在路邊把給袁尚的書信寫好,陶應驗看滿意後立即簽下自己大名,用印後派快馬密使送往冀州交與袁尚。那邊陳應正在收拾筆墨,陶應卻又阻止道:“元方,且慢,再替我擬一道書信。”
“諾。”陳應一口答應,攤開一塊新白絹,一邊重新提筆一邊問道:“敢問主公,此書寄與何人?內容為何?”
“信寫給田楷,內容,勸降。”陶應的簡短回答驚得陳應手中毛筆差點落地,又緩緩說道:“再有,把袁譚慫恿袁紹逼迫我軍出兵青州的情況,還有曹賊用天子詔逼我出兵青州的訊息,都一點不少的告訴給田楷知道,然後告訴田楷,只要他率軍向我投降,他將來仍然是一州刺史,榮華富貴,權勢地位,也只會有增無減!”
“主公,這不可能吧?”陳應又驚叫起來,“田楷對公孫瓚忠心不二,兵微將寡到了現在的地步都不肯向袁紹屈膝,怎麼可能接受我軍的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