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撤走的訊息被荊州探馬送回荊州軍中,剛渡過潠水的荊州大將蔡瑁大怒,當即召見曹軍大將韓福質問原因,誰知陶副主任已派曹軍降兵將曹老大的書信送到了韓福手中,對曹老大同樣忠心耿耿的韓福不敢違命,已令麾下的兩千多曹軍士兵暗中做好了撤退準備。見蔡瑁派人來傳,韓福也頓時明白事情敗露,趕緊一邊率軍出營去追曹老大,一邊就命蔡瑁衛士回報蔡瑁,說明曹老大已經拒絕結盟一事,要求蔡瑁兌現諾言,不得追殺和阻攔自軍。

按理來說,早已暗中做好了準備的韓福隊伍突出營地,難度應該不大,而且還很可能造成荊州營地大亂,給徐州軍隊創造趁火打劫的機會,可就在韓福率軍衝出自軍營地大門時,斜刺裡忽然衝出一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到了韓福面前,大喝一聲手起刀落,措手不及的韓福將軍頓時首級落地,曹軍將士大驚失色細看間,卻見斬下韓福首級的乃是赫赫有名的關羽關雲長!

緊接著,鐺的一聲鑼響,仁義美名滿天下的劉皇叔率軍從營地深處殺出,攔住了曹軍隊伍,然後劉皇叔義正言辭的宣佈韓福毀盟食言,還宣稱說韓福早已暗中投降了徐州陶賊,準備率領這兩千多曹軍將士去投奔陶應奸賊,並且準備殺害曹軍隊伍中所有忠於曹老大的將士,要求曹軍將士放下自己的武器,接受自己的指揮和整編。

韓福麾下的曹軍隊伍本就是二線隊伍,戰鬥力與凝聚力都遠遠不如曹老大的麾下主力,韓福又已經被關羽一刀砍死,隊伍也被包圍,群龍無首之下。兩千多曹軍士兵大多都選擇了放下武器投降,只有少數曹軍士兵不肯屈服,但也被關羽張飛率軍盡數殘殺,待到氣沖斗牛的蔡瑁率軍趕到現場時,局面已然得到了控制,劉皇叔也冠冕堂皇的接過了這兩千多曹軍的指揮權。

一場可能釀成全軍慘敗的大禍被劉皇叔迅速消弭於無形,大喜之下,蔡瑁除了默許劉皇叔吞併韓福隊伍外,又忍不住好奇問道:“玄德是如何知道韓福將要反逆的?還準備得這麼周全。一下子就平定了韓福賊子的叛亂?”

“不是我,是諸葛玄先生的侄子諸葛孔明料到了韓福將反,勸說我提前做好的準備。”劉皇叔在這方面倒也不貪功,如實向蔡瑁介紹道:“孔明知道曹賊與陶賊都是奸詐多謀之輩,遲早必會利用我軍組成複雜的弱點用計離間。故而勸我派人暗中監視韓福賊子,昨天下半夜果然發現了韓福隊伍有所異動,孔明又為我設下巧計,這才迅速平定了韓福賊子的叛亂。”

蔡瑁大笑,連誇孔明瞭得,東山再起的黃射少將軍也是十分滿意,向站在劉皇叔旁邊的諸葛亮笑道:“賢弟果然了得。難得我的伯父與你只見了一面,就馬上對你欣賞萬分,點名要把我那個堂妹下嫁給你。”

“都督與兄長過獎了,亮實不敢當。”

拱手答謝的人是一個二十剛出頭的年輕人。身長八尺(漢尺),面如冠玉,五官清秀,儒衫綸巾。俊雅非凡——也就是咱們陶副主任心裡陰影最大的諸葛亮諸葛小妖了。謙虛過後,諸葛亮又一握羽扇。鄭重說道:“但是大都督,兄長,今曹賊已然背盟遁去,我軍士氣受到影響,又是孤軍遠來糧草轉運艱難,攻下許昌希望已經不大,亮認為,我軍最好還是儘快撤軍的好,以免陶賊隊伍逼到近前,不利於我軍撤退。”

“急什麼?”蔡瑁大手一揮,冷笑說道:“我軍跋涉數百里來取許昌,一仗未打就立即撤退,豈不讓人笑話?反正曹賊隊伍也沒多少人了,想走就走吧,有他們不多,沒他們不少。”

“叔父言之有理,不能滅了我軍威風。”

自打楊長史出面禍害荊州擺明車馬支援劉琦公子與蔡氏為難後,有了共同的敵人,往常並不對眼的蔡黃兩家關係也忽然親近了許多,黃射少將軍也已經對蔡瑁將軍是尊為長輩,馬上就開口附和,還又建議道:“叔父,小侄覺得不妨派遣一軍前去許昌城下搦戰,藉以試探陶賊目前的軍力,倘若陶賊的軍力確實強盛,我軍便立即退兵,倘若發現陶賊的軍隊在與曹賊的決戰中受損嚴重,我軍便可乘勢進兵,大破陶賊,並一舉拿下許昌城池。”

說完了,黃射少將軍還得意的補充了一句,道:“而且只要我軍在戰場上佔據了上風,以曹賊之奸詐,也必然立即回師來向我軍求盟,與我軍聯手夾擊陶賊!”

聽到了黃射少將軍這番話,劉皇叔嘴上不說什麼,心裡卻著實擔心——以蔡瑁將軍的性格,這種倒黴差使可一般都是劉皇叔隊伍的啊。諸葛亮卻是臉上肌肉抽搐了一下,有些想笑不敢笑的感覺,倒是蔡瑁將軍十分滿意,點頭說道:“賢侄言之有理,既如此,那就再辛苦玄德公一趟如何?”

“果然來了。”劉皇叔心中冷哼,嘴上則恭敬說道:“都督有令,備自當領命而行,但是備的隊伍剛剛制服韓福叛軍,急需時間重新整編這些收降之兵……。”

“沒關係,把新降兵留在營裡,我替你暫時看管。”喜歡安排劉皇叔充當炮灰蔡瑁將軍一揮大手,還笑道:“玄德公放心,這兩千多新降兵絕對是你的,我不會搶。再說了,你馬上就要抓到更多的徐州俘虜了,還用得著在乎這麼點俘虜?”

寄人籬下的劉皇叔無奈,與諸葛亮悄悄交換了一個眼色後,見諸葛亮微微點頭,這才向蔡瑁拱手說道:“謹遵都督軍令,備這就統兵出營,但是我軍兵少,還請都督做好接應準備。”蔡瑁將軍大笑著一口答應,催促劉皇叔速去準備出戰,試探徐州目前軍情。

劉皇叔臉色有些不好看的領著關羽、張飛和諸葛亮回營了,也是到了遠離蔡瑁和黃射的地方,劉皇叔才輕聲向諸葛亮問道:“孔明,蔡瑁又派我軍去當問路磚石,你怎麼還點頭同意?現在陶賊少說還有數萬兵馬,且騎兵眾多,我軍僅有五千,還幾乎沒有騎兵,在許昌這樣的開闊地形上,與陶賊火併凶多吉少啊。”

“主公儘管放心,亮敢斷定,我軍前去試探陶賊軍力。”諸葛亮自信的答道:“此戰,我軍必勝!”

“必勝?”劉皇叔和關羽、張飛都是一楞。

“必勝!”諸葛亮再次點頭,微笑說道:“亮曾經仔細研究過陶賊的用兵特點,熟知他的用兵風格,更瞭解他的為人實際上是貪心不足,能佔十成便宜就絕不只佔九成!”

“所以,我軍此戰必勝!陶賊為了消滅更多的荊州軍隊,也為了把荊州主力誘到許昌城下決戰,此戰必然詐敗,勾引蔡瑁率軍親臨許昌城下!”

劉皇叔先是目瞪口呆,好半天才欣喜若狂,差點就手舞足蹈起來,關羽卻疑惑問道:“軍師,蔡瑁匹夫已然率軍渡過了潠水背水紮營,距離許昌不到四十里,陶賊想要大破蔡瑁,直接出兵突襲蔡瑁營地就是了,又何必多此一舉,還要把蔡瑁誘到許昌城下?”

“關將軍問得好,陶賊現在突襲,確實已經很有勝算。”諸葛亮笑笑,又說道:“但關將軍顯然忘了,蔡瑁的麾下幾乎都是熟悉水性的荊州兵,潠水對蔡瑁隊伍而言不過是一條小河溝,頃刻可渡,陶賊隊伍想要渡河卻不是那麼容易。而且潠水以西的地形複雜,也不利於陶賊追殺擴大戰果,所以陶賊如果能把蔡瑁主力誘到離潠水四十里的許昌城下決戰,就可以贏得大量的殲敵時間與空間,這樣的利弊,陶賊肯定計算得十分清楚。”

“奸賊!”劉皇叔罵了一句,但也不知道是罵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