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其實完全有希望更早一點抵達烏巢戰場,甚至有可能被倒黴蛋張頡更早一步抵達烏巢戰場,但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卻拖住了趙雲隊伍急赴烏巢救援的腳步,沒能在最為關鍵的時刻及時抵達烏巢作戰,痛失力挽狂瀾的最好機會,而這些特殊原因,居然還是來自袁紹軍的內部!

造成這些特殊情況的起因還要從當年的青州大戰時說起,陶袁曹三軍圍毆青州田楷孔讓梨時,曾經的袁紹軍叛將、在公孫瓚軍中也不得重用的趙雲忽然大放異彩,衝鋒陷陣威不可擋,斬將奪旗戰功累累,還先後兩次在萬馬軍中救出陷入絕境的田楷,並曾經在一次突圍中槍挑二十餘名袁軍將領,殺得袁軍上下是聞風喪膽,心驚肉跳,號稱河北四名將之一的高覽在趙雲面前更是聞風而逃,根本不敢與趙雲交手,也讓大袁三公對趙雲是恨之入骨,但也悔之入髓,懊悔自己之前有眼無珠,不識將才白白便宜了死對頭公孫瓚。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因為大袁三公揚言要把趙雲千刀萬剮,還有知道趙雲與劉皇叔早已是孽根深重,同樣對趙子龍垂涎三尺的陶副主任也只能是曲線救國,一邊設計離間趙雲與劉皇叔的親密關係,一邊激起大袁三公的愛才之心,暫時保住趙雲的性命。結果成功得手後,大袁三公收穫了趙雲的人,陶副主任則成功收穫了趙雲的心——至少是收穫了趙雲的感激之心。

事情才剛剛開始,在青州大戰中大出風頭的趙雲重歸大袁三公帳下後,不僅大袁三公兌現了承諾給予了趙雲一定重用,正為了嫡子之位爭得你死我活的袁譚公子和袁尚公子也自然盯上了趙雲,都想把這名難得猛將網羅到帳下聽用。當時正出任青州都督的袁譚公子近水樓臺先得月,還搶先下手要求趙雲依附自己,支援自己登上袁氏嫡子寶座,並承諾事成之後必然更加重用趙雲,功名富貴,金錢美女,要什麼有什麼。

袁譚公子這麼做當然是找錯了人,趙雲要是會接受袁譚公子的拉攏那他就不叫趙子龍了,所以趙雲不僅拒絕了袁譚公子的籠絡。還一再對袁譚公子黨羽在青州橫行不法的行為提出勸諫,激得袁譚公子大為不滿,又因為出面制止袁譚死黨呂曠強搶民女為奴的事情,惹得呂家兄弟大為光火,讓呂家兄弟的靠山袁譚公子更加火冒三丈。對趙雲是益發厭惡,也故意沒把趙雲帶到琅琊給趙雲立功的機會。

如此一來,如果不是趙雲對袁尚公子的籠絡也是婉言拒絕的話,可能在袁紹軍中幾乎是毫無根基的趙雲早就死於袁軍黨爭了,但即便是保持了這樣的中立態度,為人正直絕對不在田豐、沮授之下的趙雲還是在冀州軍中很是不受歡迎,部下士卒埋怨趙雲御下太嚴。不能象友軍隊伍一樣的散漫自由,同僚厭煩趙雲性子古板,不懂變通,打交道太累不說。還武藝出眾壓過旁人,象鯰魚效應一樣被同僚警惕和孤立,又被袁譚公子黨憎惡,也被袁尚公子黨敬而遠之。在冀州軍中朋友幾乎沒有,對頭倒是有一大堆。

也不知道是大袁三公的不幸還是趙雲的不幸。這些平時積累下來的矛盾,偏巧在建安四年七月初二的這個晚上產生了衝突。在沮授面前自告奮勇率領本部人馬趕往烏巢預防萬一後,趙雲立即回到了自己的營地集結隊伍,結果隊伍剛集結完畢,正要下令出發奔赴烏巢時,同樣駐紮在袁紹軍主力大營中的袁譚公子親信呂曠忽然來了,還帶來一隊人馬攔住了趙雲的去路,劈頭蓋臉就喝問道:“趙雲,汝於深夜中集結隊伍,欲為何事?可有主公的出兵令箭?”

趙雲當然沒有大袁三公的出兵令箭,深夜之中突然集結兵馬也確實很招疑惑,所以趙雲也沒了辦法,只能是低聲下氣的解釋了自己集結隊伍的原因,說明是有一支不知真假的自家騎兵忽然乘夜趕往了烏巢方向,自己與沮授為了預防萬一才決定出兵烏巢檢視情況。誰知呂曠聽完後不憂反喜,故意大怒喝道:“大膽!沮授不過監軍,有何兵權調派中軍兵馬?汝乃主公直轄的步兵校尉,沒有主公命令,不許出兵!”

“呂將軍,軍情如火,為了我軍糧倉的安危存亡,雲必須擅做主張一次,主公若有責怪,雲一人承擔就是,與將軍無關。”

趙雲再次耐心解釋,無奈呂曠鐵了心要報復趙雲的奪奴之仇,說什麼都不許趙雲出兵,還命令自己的隊伍攔住了趙雲的隊伍,並要求趙雲麾下將士立即回帳歇息,否則一律軍法從事,趙雲麾下的冀州大爺們本就不滿趙雲深夜出兵,軍心頓時動搖。趙雲無奈,也只好派人去請沮授來此解釋,而當沮授急匆匆來到了現場時,沮授派去與王摩別寨聯絡的親兵也回到了營中,稟報說那支神秘騎兵乃是袁紹軍押糧官越騎司馬韓猛的隊伍,奉大袁三公之命前往烏巢護糧。

“韓猛的隊伍?”沮授和趙雲的臉色一下子都蒼白了,因為沮授和趙雲之前去中軍大帳時都親眼看到,這個韓猛就在宴席會場之中——還正臉紅脖子粗的拉著一名軍中舞女的小手說些下流話!

基本確認那支騎兵乃是敵人假扮,沮授和趙雲都不敢怠慢,當下沮授以監軍身份喝令呂曠讓路,讓趙雲率軍急赴烏巢救援,又急匆匆返回中軍營地去向大袁三公報警,明白自己可能闖了大禍的呂曠則根本就沒想過什麼戴罪立功,而是急匆匆的趕赴袁譚公子營地報信,與袁譚公子商量對策。

趙雲的麻煩還沒有完,帶著五千步兵去追全是四條腿的敵人本就已經是萬分艱難,還必須在沒有大袁三公令箭的情況下透過四座自軍別寨的防區,第一座別寨的防區還好過,袁軍越騎校尉王摩雖然與趙雲沒什麼交情,但也沒什麼仇怨。聽完了趙雲的解釋就馬上揮手放行,但第二座別寨就不行了,因為鎮守第二道別寨的人不是別人,恰好是呂曠將軍的親弟弟——袁軍射聲司馬呂翔!

接下來的情況也就不詳細介紹了,仇人見面本就分外眼紅,因為趙雲沒有出兵令箭的緣故,呂翔將軍也乘機公報私仇,不僅說什麼都不許趙雲隊伍透過自己的防區,還傾巢出動攔住趙雲隊伍。揚言不見大袁三公令箭就絕不容許趙雲隊伍透過,趙雲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而這麼兩番耽擱下來,時鐘的指標也無情的指向了四更過半!——同一時間的烏巢營中。曹軍已經開始了大肆縱火。

“將軍快看,北面好象起火了!”

士卒的驚呼聲中,趙雲飛快抬頭看向北面,果見北面紅光滿天,似乎燃起了沖天大火,趙雲更是焦急憤怒,索性將手中銀槍指向了呂翔。怒喝道:“匹夫!吾問汝,汝到底讓不讓路?汝若讓路,主公但有責怪,吾一人獨力承擔!汝若不讓……。哼!”

同樣發現北面火起的呂翔也是大驚失色,可是事情到了這步,呂翔又尋思自己公報私仇既已鑄成了大錯,此時忍讓將來定然難逃罪責。倒不如死抗到底落一個忠於職守的美名,所以呂翔馬上就昂著頭喝道:“不見主公令箭。吾絕不讓路!”

“匹夫,受死!”大喝聲中,忍無可忍的趙雲夾馬直衝呂翔,呂翔大驚間趕緊挺槍招架時,三國時代的第一秒殺牛人趙雲早已一槍刺到,準確無比的正中呂翔咽喉,銀槍穿喉而過,呂翔連喊都沒機會喊上一句就翻身落馬,而後趙雲又舉槍衝呂翔麾下將士喝道:“汝等聽著,烏巢有變,呂翔挾私不肯讓路,吾已刺死!汝等可速回本寨侯命,主公問罪,吾一人承擔與汝等無關,若汝等再敢效仿呂翔阻攔不讓,呂翔便是你們的下場!”

倒黴鬼呂翔的部下倒是十分知情識趣,見在千軍萬馬陣中如入無人之境的趙雲已經犯了橫勁,倒也不敢再上來送死,老老實實的退開讓出道路,任由趙雲率軍透過自軍防區,然後趕緊派人向大袁三公稟報自然不提。

統御的兵種也坑苦了趙雲,如果麾下全是騎兵的話,那麼趙雲肯定還有機會及時趕到戰場救援,可惜大袁三公的眼光放在那裡,趙雲的降將身份也放在那裡,所以不管趙雲如何的催促軍隊急行,全是步兵的趙雲隊伍速度還是說什麼都快不起來,又在最後兩座偏師別寨防區上稍微耽擱了一些時間,再所以當趙雲好不容易在天色大明後抵達烏巢大營時,時間也已經晚了,還是徹底的晚了。

確實已經徹底的晚了,整個烏巢大營都已經化成了一片火海,烏巢守軍也已經被曹軍盡數逐出了營寨,淳于瓊還帶著一群殘兵敗將逃在最前面,與趙雲的隊伍迎面撞上後,與袁譚公子走得極近的淳于瓊還衝著趙雲大吼道:“子龍,你怎麼現在才來?如果你早到片刻?烏巢豈能被焚?!”

趙雲沒時間和淳于瓊解釋自己來遲的原因,大概打聽了一下烏巢營內情況後,趙雲趕緊飛快建議道:“仲簡將軍,既然是曹賊親率隊伍偷襲烏巢,那麼連夜奔襲七十餘里又大戰至今,眼下他的隊伍必然是人困馬乏難以再戰,你我不如合兵一處,再去攻打曹軍,若能擒到曹賊或是斬下首級,那麼不僅將軍可以將功贖罪,我軍即便失了烏巢,也仍然能大獲全勝!”

正擔心怎麼向大袁三公交代的淳于瓊一聽大喜,趕緊說道:“好!不過子龍將軍,我昨天苦戰一夜,已然十分疲憊,不知將軍能否擔任……?”

“請仲簡將軍為雲掠陣!”趙雲毫不猶豫的揮槍答應,主動挑起衝鋒任務,淳于瓊更是歡喜,趕緊急匆匆的組織了殘兵敗將,隨著趙雲的隊伍重返烏巢,去與肯定已經是筋疲力盡的曹軍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