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官渡戰起(第2/2頁)
章節報錯
該來的總歸要來,建安四年五月初二這天,大袁三公親自率領的冀州主力終於還是抵達了官渡總隘口,儘管曹老大也對大袁三公的軍勢之強盛做好了心理準備,可是當在夜間登上高處真正的看到了袁紹軍主力隊伍的全容時,曹老大還是有些心頭亂跳,呼吸緊張,左右的將領士兵更是個個臉色發白,個別人甚至雙腿打顫,神情絕望。
沒辦法,袁紹軍的主力軍勢實在是太嚇人了,黑夜中,袁紹軍的營火如同那銀河繁星,一直蔓延到目光不能及的大地盡頭,直到和天上星光融合在了一起,也將半邊天際映得通紅,營火中是起伏連綿不絕的帳篷與無法數計的各式軍旗,肉眼根本無法望到盡頭,旗幟、篝火、營帳與來往不絕的袁軍隊伍共同組成了一片汪洋大海,隨時可能將官渡小舟吞噬淹沒。
“丞相,我軍斥候適才來報。”郭嘉咳嗽著奏道:“袁紹距離官渡三十里下寨,安營十六座,連絡二十餘里,最遠後寨已抵烏巢。”
曹老大不動聲色,許久後才嘆道:“我總算是明白了,陶賊為什麼會在這個關鍵時刻幫我大忙?原來這個奸賊是在害怕我沒有信心堅守啊!如果他不及時倒戈轉為支援於我,我恐怕真沒有信心守下去了。”
“丞相請放寬心。”郭嘉安慰道:“且不說陶賊絕不會容許我軍倒下,關鍵時刻必然會援助我軍,就算陶賊一直按兵不動也沒什麼,以丞相之英明睿智,我軍將士之精銳善戰,袁軍就絕不是我軍的對手!”
儘管明知道郭嘉是在說些好聽話安慰自己。但曹老大還是強迫自己鼓起了一些勇氣,點頭說道:“奉孝所言有理,明日點軍出戰,乘袁紹匹夫立足未穩,先打一個勝仗鼓舞士氣,挫動袁紹銳氣!”
算盤打得很好,曹老大也確實付諸了行動,第二天便親領三萬軍隊出營去向袁紹軍搦戰,可惜曹老大這次卻吃了一個敗仗。派張遼鬥將碰上了張郃,打了幾十個回合都不分勝負,典韋出陣助戰時卻又被大袁三公從青州調來的一名趙姓猛將接住,在陣中打得天翻地覆都不分勝負,最後曹老大有些沉不住氣了。又派出了夏侯惇和李通各領三千精兵衝擊敵陣,結果被早有準備的袁紹軍以強弓硬弩迎頭痛擊,死傷慘重不得不退了回來,手裡拿著衣帶詔的大袁三公乘機揮師長驅,曹軍大敗,狼狽不堪的逃回了官渡大營死守,袁紹軍不依不饒。又繼續猛攻曹軍營地。
還好,曹軍之前已經用了半年多的時間來建設官渡營地,營防工事十分完善,並且依山傍水易守難攻。袁紹軍幾次衝擊營地都被曹軍以亂箭射回,混亂中掉入插滿尖樁的陷阱壕溝死傷者眾多,旗開得勝的大袁三公也不願意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強攻這樣的堅固營寨,太陽剛剛偏西就下令鳴金收兵。驚魂未定的曹軍隊伍這才僥倖逃過一劫。
是役過後,鑑於曹軍以寡擊眾主動出擊。沮授再一次在大袁三公面前斷言曹軍糧草必然不足,建議袁紹採取深溝高壘的戰術與曹軍對峙,熬到曹軍糧盡便可輕易獲勝,可惜已經被初戰得勝衝昏了頭腦的大袁三公根本不聽,選擇了聽取審配的建議,撥兵在曹軍營前構築樓櫓,堆土如山,準備用弓箭俯射曹營,更進一步打擊曹軍士氣,動搖曹老大軍心。
審配這個戰術能如何破解相信就不用解釋了,曹老大也是一個缺德的主,在手裡早就握有領先時代千年的襄陽炮技術的情況下,故意沒有立即動用襄陽炮阻止袁軍士兵構築樓櫓,而是等袁紹軍士兵修建好這些臨時工事了,士兵開登上高處放箭了,曹老大才突然使出大量襄陽炮,輕鬆摧毀了所有的袁紹軍臨時工事,並乘機派兵突擊,大敗了袁紹軍的弓弩隊伍,繳獲弓弩箭矢無數。
曹老大這麼做當然也提醒了大袁三公,手裡同樣有襄陽炮的大袁三公果斷下令大量打造襄陽炮,準備用襄陽炮來摧毀曹老大的營寨工事。但就在這時候,一個新的意外出現了,曹軍大將李通因巡夜時偷懶懈怠,被曹老大痛責軍棍,李通大怒下遣其子李緒潛出營寨向大袁三公請降,表示自己願意在夜間縱火焚燒曹軍營寨,接應袁紹軍攻入大營,大袁三公聞訊大喜,重賞李緒並約定了接應時間,出兵偷襲曹軍營寨。
敢相信曹老大會犯這種大錯的人自然都沒有什麼好下場,當文丑、高覽二將在約定時間率軍偷襲曹軍營地時,自然而然的遭到了曹軍伏擊,損兵過萬狼狽逃回自家大營。大袁三公聞訊勃然大怒,嚴令軍中工匠加緊打造襄陽炮,準備正面攻破官渡殺李通父子報仇!
讓大袁三公煩心的事還不只這一件,第二天當護糧官韓猛將糧草運到中軍聽用時,麻袋中裝載的糧草竟然黴爛眾多,無法再用。大袁三公大怒下令調查原因時,卻發現這些糧草是從鄴城運來時保管不善被雨水淋透而導致黴爛,但具體是誰在手裡導致的黴爛卻在官渡無法追查,大袁三公更是忿怒,急令內政好手審配快馬返回鄴城,調查罪魁禍首,再有就是監督糧草運送,保證軍前不缺,也急於返回鄴城與袁尚公子商議大事的審配領命而去,袁軍首席參謀一職則由郭圖接掌。
大袁三公還只是為糧草稍微分心,曹老大卻是快要為糧草吐血了,因為今年的中原腹地持續大旱,汝南和陳國等地幾乎絕收,兗州東部有點糧食又因為道路阻隔無法供應,關中司隸被董老大一黨糟蹋得不成模樣,南陽瘟疫橫行糧食減產嚴重,所以能為曹老大提供軍糧支援的實際上只有穎川一郡和河內、陳留各半個郡,負責糧草供應的荀彧再怎麼的拼命,能夠為曹老大提供的糧草都少得可憐,讓曹老大的隊伍時刻遭受糧荒威脅,隨時都有可能因為供給不上而斷糧。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曹老大難免更加的妒忌陶副主任的好命,大後方徐州五郡災荒極少不說,治下還有陳登這樣的農耕天才,比自己提前了六年搞起了屯田供糧,大量修建水利灌溉開荒,讓徐州軍隊那怕是在淮南二郡大旱的情況下都敢肆無忌憚的揮霍糧草。而想起了躲在幾百裡外的昌邑城裡看熱鬧的陶副主任後,曹老大思慮再三,終於還是親自提筆給陶副主任寫了一道書信,信上還只有一句話——吾的糧草,隨時可能斷絕。
“把這道書信交給最可靠的信使,送往昌邑交給陶賊。”曹老大一邊親自把信裝入信袋,一邊向侍侯在旁邊的荀攸吩咐道:“吩咐好信使,速度越快越好。”
“丞相,就這一句話,能起作用嗎?”荀攸擔心的問道。
“象陶應那樣的奸賊,說多了只會起反作用,倒不如只寫這一句話,讓陶賊自己決定。”曹老大無奈的說道:“好在這個奸賊已經主動觸怒了袁紹,更不希望我軍敗在袁紹面前,雖然也不能排除這個反覆無常到了極點的奸賊還會倒向袁紹,但他支援我軍擊敗袁紹的可能還是要更大一些。”
“丞相請慎重三思。”荀攸還是有些擔心,再次提醒道:“袁紹畢竟勢大,我軍至今沒有覓得取勝機會,陶賊素來喜做牆頭草,又與袁紹有翁婿之親,倘若陶賊再次反覆,將我軍糧草實情稟之與袁紹,那我軍……。”
“有這個可能,但不大。”曹老大雙手抱胸,緩緩說道:“陶賊確實奸猾無常,最擅長的就是騎牆觀風,可吾看得出來,他與吾一樣,都有天下之志。此刻他倒向袁紹最多隻能苟且偷生,但他如果倒向吾,那他就有機會與吾平分袁紹土地城池,繼而與吾爭奪天下。事到如今,吾向陶賊求援可能死,不向陶賊求援也可能死,倒不如賭上一把,賭陶賊會向吾伸出援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