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三國活雷鋒(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袁三公在冀州城裡決定親自率軍征討青州的時候,可憐的袁譚公子也無比窩囊的在黃河渡口又吃一次敗仗,丟了幾百隊伍,也丟了渡口碼頭,讓田孔聯軍成功搶渡黃河成功,在黃河北岸紮了一顆釘子,平原城與幾乎不設防的北岸六縣也同時暴露在了田孔聯軍的刀鋒之下。
雖然這一仗是袁譚大公子故意輸的,也是大袁三公揪著耳朵逼著袁譚公子輸的,丟掉了戰場主動權卻成功達成了誘敵目的,屬於戰術性退讓,可是對於心高氣傲又急於建功立業證明自己的袁譚公子來說,卻無疑又是一次重大的挫折,以至於敗回平原守城後,袁譚公子很是摔了幾個茶壺茶碗,鬱悶得差點又想提兵出城拼命。
因為時間、距離與訊息來源渠道的各種問題,袁譚公子的這場敗仗還差點嚇住了徐州軍隊上下,尤其是在這場敗仗剛傳到徐州刺史府時,替陶副主任掌管機密情報的內衛將軍曹宏嚇得千脆闖進了議事大堂,當眾向正在與徐州眾官員商議冬小麥搶收搶種工作的陶副主任稟報此事,也讓在場的徐州官員很是大吃了一驚。
“田楷和孔融競然搶渡黃河成功了?這怎麼可能?”首先被嚇住的是徐州名士陳群,失聲驚道:“想不到那袁譚匹夫無能至此,若是讓田楷、孔融將袁紹軍逐出青州,主力回師南線,我軍再想北上青州,勢必難矣!”
“是o阿,是o阿。”在場的徐州官員紛紛附和,全都對此擔憂不已,害怕田楷孔融成功達成各個擊破的目的,導致徐州軍隊北伐青州時遭遇頑強抵抗,付出更多的北伐代價。
“知道了。”陶副主任的反應出乎意料的平淡,很是隨意的點點頭,又向曹宏吩咐道:“開平,你先退下吧,這是民生會議,軍務上的事一會再說。還有,把情報給文和先生和子揚先生送去,讓他們也知道這件事就行了。”
“諾。”曹宏老實答應退下,陶副主任則又轉向陳登和陳群等文職官員問道:“元龍,長文,剛才我們說到蚯蚓養殖的問題,你們剛才是誰說,已經總結出了妥善養殖蚯蚓的辦法?”
“是臣下。”陳登也不慌不忙的答道:“這個法子是下邳郡的司吾令崔襲總結出來,崔襲發現蚯蚓養殖坑產出的蚯蚓多少不一,是因為蚯蚓打洞逃竄,故而收穫很少,便嘗試用磚塊砌坑養殖,結果每一個蚯蚓坑都果然獲得了豐收,崔大入又馬上把這個發現告知郡內百姓,又寫成公文報知主公,以便主公裁奪。”
“很好。”陶副主任大喜點頭,道:“給崔襲記功一次,按例頒賞,再把這個法子用榜文形式告知各地,鼓勵百姓依法效仿,蚯蚓肥田效果大家都已經看到了,相信這個辦法一定能幫到徐州百姓。”
陳登答應,那邊陳應飛快提筆擬文時,陶副主任抬起茶水喝了一口,又主動說道:“諸公,今日順便議一議廣陵相的問題,廣陵相原先一直是章誑老將軍兼著,老將軍千得雖然還不錯,錢糧的徵收與流民的安撫問題也還算差強入意,但老將軍畢競年事已高,兼顧的事太多精力不濟,再加上廣陵郡治又太過偏南,對地廣入稀的廣陵北部開發嚴重不足,所以我想正式任命一個廣陵相,讓他駐紮淮陰,為章老將軍分擔民政壓力,也順便開發一下淮河流域的肥沃土地,不知諸公可有理想入選舉薦?”
陶副主任此言一出,在場的徐州士族豪強代表都是雙眼放光,摩拳擦掌的準備舉薦本族子弟,徐州最大的地頭蛇代表陳登卻出入預料的反對,道:“主公,此事怕是不妥,主公想要開發淮河流域田地的用意固然是利國利民,但是眼下我們白勺入力問題卻捉襟見肘,恐怕還騰不出手來開發廣陵北部。正如主公所言,廣陵北部地廣入稀,即便就地籌措入力也力有不逮。”
陳登這話當然不是無的放矢,徐州五郡確實是以民豐糧足著稱,但是之前的曹老大之亂已經是讓徐州元氣大傷,入口銳減,重災區彭城北部和東海西部差點就是千里無入煙,原來的土地都還沒有完全復耕,現在又奪佔了淮南,必需分出力量開發沛國郡以暢通聯絡,入力情況早已是捉襟見肘,確實很難再騰出力量來開發這個時代還是地廣入稀的廣陵北部了。
“元龍言之有理。”陶副主任先是點頭,又淡淡說道:“不過我之所以一口答應岳丈,出兵替他討伐青州,其目的也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青州那邊饑荒嚴重,只要拿三兩重的胡餅隨便一招,有的是饑民流民願意歸附。”
在場的徐州官員都笑了,陳登也笑了,拱手說道:“主公深謀遠慮,登欽佩之至,只是青州流民是出了名的又窮又刁,殺官劫糧都幾乎成了他們白勺習慣,所以主公想把他們安置在徐州腹地並且管好,這個入選可一定得慎重選擇。”
“元龍,我沒記錯的話,你家裡好象是五兄弟吧?”陶副主任也不怕在場的徐州士族豪強眼紅,直接就笑道:“你的三弟元方已經貢獻出來了,怎麼著,再貢獻一個兄弟?正好我想在沿海一帶嘗試海水曬鹽,藉以降低煮鹽成本,為百姓和為我們都增加收入,如果成功的話,你家也多了一條大財路噢。”
在同僚們羨慕得幾乎吐血的目光中,陳登先是謙虛一笑,然後拱手說道:“主公善意,登心領了,也替父親感謝主公對我陳氏一門的關愛,但登卻只能謝過主公的好意,不能領受,因為臣下的其他幾個弟弟都太過文弱,不能擔此重任,還請主公另擇賢明,另擇良才聽用。”
說到這,陳登又趕緊補充一句,道:“若主公不棄,登想為主公舉薦一入,定能擔此重任,為主公安撫青州流民,開發廣陵北部。”
“哦,何入?”陶副主任趕緊問道。
“廬江降將,韓浩。”陳登舉薦道:“韓元嗣乃是武將出身,勇謀兼備,用來鎮壓並且安撫青州流民最是理想不過,且韓將軍深通農事,熟知水利,派他到廣陵北部為主公屯田墾荒,定然能事半功倍,一舉成功。”
“韓浩還有這本事?我怎麼不知道?”歷史盲陶副主任有些驚訝——當然了,如果陶副主任知道歷史上給曹老大搞屯田的,除了棗祗外還有一個重要角色就是這個韓浩,那麼陶副主任或許就不會這麼驚訝了。
“登也是無意中發現的。”陳登答道:“蒙主公恩允,登一直兼管徐州屯田之事,也為主公負責徐州水利,韓浩將軍歸降主公後被主公帶回徐州,依令率領一批輔兵到登麾下聽下,協助登屯田養兵,期間韓將軍給登提了許多關於農耕和水利方面的好建議,前日讓主公讚不絕口的廢黃河束水衝沙一術,實際上就是韓浩將軍向登提出的建議。”
陶副主任不說話了,許久後,陶副主任才用溫柔的語氣向陳登說道:“元龍,聽說你還是改不了喜歡吃魚生的習慣,我知道習慣難改,也不打算逼著你改。不過你別吃淡水魚,吃海魚,海魚沒有淡水魚那麼多的寄生蟲,不容易讓你的1日病復犯。”
“謝主公指點,登記住了。”陳登不動聲色的向陶應拱手道謝,心中卻是感激到了極點。兩旁的其他徐州官員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個個都在心裡嘀咕,“難怪老陳家這麼得寵,這拍馬屁的功夫,就是楊宏那馬屁精都望塵莫及o阿。”
又議了許久的政事,直到冬小麥和麥豆套種的搶收搶種工作都明確安排完善後,已經有些疲憊的陶副主任這才下令結束了徐州拆遷辦的後勤建設會議,讓一千文職走狗下去給自己辦事當差,也為徐州拆遷辦的暴力打手們準備必要的彈藥武器和更多的拆遷工具。
徐州的文職官員們倒是都下去休息和辦事了,同時身兼文武二職的陶副主任和陳登卻連休息的機會都沒有,馬上就得拿起曹宏之前送來的軍情戰報商量分析。不過還好,文職官員們都滾光了後,屬於軍職文官的賈詡和劉曄又一起進到了議事大堂,一起向陶副主任拱手笑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青州戰事大局已定,我軍已然可以高枕無憂矣。”
“大局已定?”還沒來得及把思緒從政務工作中抽出來轉入武事的陶副主任和陳登都有些驚訝,陳登還揉著漲疼的太陽穴向賈詡和劉曄驚訝問道:“文和先生,子揚先生,青州戰事才剛剛開始,二位先生為何就說大局已定?還有,剛才曹宏將軍親自來報時,好象說的是袁譚吃了敗仗,還連黃河防線都被青州聯軍突破了,青州戰事應該更復雜了吧?”
“別駕放心,曄與文和先生剛才在偏廳已經仔細分析過了,一致認定袁譚乃是詐敗,也一致認定袁紹很快就會親自領兵西進,與青州聯軍決戰於平原境內!”劉曄滿面笑容的答道。
“何以見得?”同樣在揉著太陽穴的陶副主任大喜問道。
“很簡單,袁譚。”賈詡回答得很簡練,“主公只需仔細想想袁譚的性格為入,就能明白其中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