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備用計劃(第1/2頁)
章節報錯
確認了曹老大的援軍隊伍已經在向青州開拔的訊息後,同樣在密切關心著青州戰事的陶應鬆了口氣,當著幾個心腹走狗鼓掌笑道:“好,打青州總算是有炮灰了,我們北伐青州的戰事,壓力也可以減少許多了。”
“主公,我們現在還不能高興得太早吧?”陳登微笑著提醒道:“因為老主公開了廢長立幼的先例,袁譚本就恨我軍入骨,後來幾番明爭暗鬥,我軍與袁譚的仇恨也越結越深,在袁尚沒有取代袁譚接掌帥印之前,主公與我軍恐怕還不能稍有懈怠。”
“那是當然,我怎麼可能接受讓徐州軍隊接受袁譚指揮,那不是把羊群送入虎口麼?”陶應溫和的一笑,又轉向旁邊的曹宏和劉曄問道:“開平將軍,子揚先生,冀州那邊可有訊息,我們的細作和袁尚的人散播的謠言,見到效果沒有?”
“恐怕得讓主公失望了。”在場眾人中資格最老的老陶家走狗曹宏愁眉苦臉的答道:“按主公的吩咐,末將安排了大量人手潛往鄴城散播謠言,汙衊袁譚小兒怨恨袁紹偏愛幼子,對長子不公,暗中勾結外人企圖奪取權位,早晚必將起兵犯上,結果這些謠言根本就沒有傳播起來,還引起了鄴城官府的注意和搜捕,逼著末將被迫撤回了幾名得力內衛。”
“袁尚那邊也還沒有訊息。”劉曄介紹並分析道:“依曄愚見,以袁尚的性格與利益需要。得到主公妙計指點不可能不付諸行動,但是到現在袁尚還沒有訊息送來,足以證明袁尚的間離之計尚未成功,袁紹也還沒有生出撤換袁譚之心。”
“臨陣換帥乃是兵家大忌,袁紹也算是知兵之人,不太可能在這個時候撤換袁譚,給青州敵人以可乘之機。”陳登也是分析,又惋惜道:“主公如果一早就慫恿袁尚奪取青州兵權就好了,當時主公的偽書計已讓袁紹對袁譚勃然大怒,正是袁尚奪取青州兵權的天賜良機。錯過了那個最好機會,現在再想讓袁尚奪取袁譚兵權,怕就是千難萬難了。”
“當時我也仔細考慮過這一點,但思來想去後,最後還是決定放棄了那個最好機會。”陶應不動聲色的說道:“因為我當時慫恿袁尚奪取了袁譚的兵權,那麼曹賊懼怕自己的隊伍成為炮灰,必然不敢出兵青州,我們再出兵青州時,照樣是城我們攻、仗我們打、人我們死。最後便宜讓冀州軍佔,所以我盤算再三後。還是決定了放棄這個最好機會,換取曹賊出兵充當炮灰,結果還算不錯,當時那個最好機會還是沒有白白放棄,曹賊終於還是出兵青州來給我們做伴了。”
“可是主公,如果不能把袁譚從青州主帥的位置上拉下來,我們把曹賊的隊伍拉進了青州也是白白浪費力氣。”劉曄嚴肅的提醒道:“從曹賊的出兵時間來看,曹賊恐怕也在防著袁紹臨陣換帥,所以才匆忙出兵青州幫助袁譚扭轉局勢。幫助袁譚坐穩青州主帥的位置。”
“無妨,這一點也早在我的預料之中。”陶應自信滿滿的說道:“曹賊的歹毒用心我很清楚,無非就是想借袁譚的手削弱我軍,挑起我軍與袁紹軍的衝突,激化我軍與袁紹軍之間的矛盾。不過曹賊也未免把袁譚想得太簡單了一點,袁譚固然痛恨我軍,可也未必會把曹賊的軍隊當做祖宗一樣的供起來。所以曹賊如果認為只要保住了袁譚,就可以避免給袁紹軍充當炮灰的厄運,未免太一相情願了一些。”
見陶應如此胸有成竹,知道陶副主任從不吃虧的劉曄便也不好再說什麼。只是老實點頭,而陶應稍一盤算後,決定道:“這麼辦吧,繼續全力協助袁尚奪取青州兵權,能讓袁尚到青州統兵當然最好,實在不行的話,我們就啟用備用計劃,把袁譚從青州統帥的位置上攆下來。”
“備用計劃?”劉曄和陳登等人都是一楞,然後劉曄驚訝問道:“主公,你還有一個備用計劃?我等為何事先不知?”
“倒不是故意瞞著你們,是不到最後時刻,我也不想用這個備用計劃。”陶應解釋道:“不過現在沒辦法了,竟然袁尚他自己不夠爭氣,沒本事奪得拿下青州的蓋世奇功,我也只能是開始準備啟動備用計劃了。元方,準備縑帛筆墨,替我寫信。”
副主任的私人秘書陳應答應,飛快準備好了文房四寶,然後向陶應說道:“主公,準備好了,請問信給何人?”
“當然是給我最尊敬的岳丈本初公。”岳父剋星陶應恬不知恥的回答,又道:“文字你看著潤色,具體內容除了向我的岳父岳母問安之類的廢話外,關鍵是告訴我的岳父本初公,我已經派出了部分主力北上莒縣,準備征討青州的各項事宜,麥熟之後,我不僅將親自率領徐州大軍北上討伐青州,還會把我的妻子、他的女兒也帶到軍中,到青州與親人見面——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們夫妻還想一起到他老人家面前磕一個頭,親手把傳國玉璽獻給他老人家。就這些,別的話就不用羅嗦了。”
陳應答應,趕緊埋頭奮筆疾書,而劉曄和陳登還在埋頭緊張思索分析陶應的此舉用意,之前一直沒有說話的現任徐州軍師賈詡則眼睛一亮,馬上就明白了陶副主任的惡毒用心——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慫恿大袁三公親征青州,避免徐州軍隊被袁譚坑害!然後賈詡也終於開口,慢條斯理的說道:“主公,田楷與孔融見大禍臨頭,孤注一擲的傾巢西進,與袁譚決戰於平原,這對袁紹來說,可是一個一戰定青州的難得良機,主公何不在書信中稍做提醒?”
“不能太露骨了。”陶副主任答道:“岳父命令我出兵替他討伐青州。我現在還沒有出兵就慫恿他和青州主力在平原決戰,岳父大人會懷疑我這個女婿不孝,不肯為他賣力效力。所以這樣的話我絕不能說,要說也只能是讓袁尚開口替我說。”
說罷,陶應又補充道:“不過我想岳父大人的帳下,也應該有能人可以看出這個大好機會,應該會提醒岳父這麼做。袁尚在奪權無望的情況下,為了不讓袁譚獨佔大功,也肯定會提醒岳父大人這麼做。”
“可是時間夠嗎?”賈詡有些擔心,提醒道:“曹操出兵青州。沒有走聊城這條路直接東進平原戰場,選擇了走濟北路北上青州的濟南國,其戰術意圖非常明顯,那就是直接攻打歷城圍魏救趙,歷城雖小,卻是青州軍的咽喉所在,一旦被曹軍拿下,青州軍主力就非得後撤保護糧道與空虛腹地,袁紹軍也就錯過了一戰定乾坤的機會了。”
陶應點頭承認賈詡言之有理。又從面前的案几上翻出了一道公文,遞給賈詡說道:“文和先生放心。前些天收到的細作探報,其實早在漯陰大戰結束不久,平原戰事進入僵持階段後,田楷就派出了副手單經率軍八千趕赴歷城增援,加強那裡的防禦。由此可見,田楷應該也明白歷城是他主力大軍的咽喉所在,沒敢掉以輕心和置之不理,曹仁匹夫想要拿下歷城,應該沒有那麼容易。”
賈詡接過了細作探報。翻看了幾眼後點了點頭,說道:“田楷真不愧是久經沙場的幽州老將,用兵確實謹慎有理。不過主公,素詡直言,主公還是太過樂觀了一些——主公難道忘了?當初主公你在山陽時,可是把霹靂車的建造圖紙,做為和解禮物送給了曹操。曹仁討伐青州攻城拔寨,軍中豈能沒有霹靂車相助?”
“多謝文和先生提醒。”陶應笑嘻嘻的說道:“可是文和先生好象也忘了,霹靂車是我創,如果沒有應對霹靂車的法子。我怎麼敢放心把這麼危險的東西交給死對頭?”
賈詡穩重嚴肅的面孔終於露出了笑容,向陶應拱手說道:“主公高明,深謀遠慮,詡不及也。既然主公早有安排,那我軍也就可以安心的隔岸觀火,靜侯青州佳音了。”
陶副主任也笑,與賈詡笑得同樣的奸猾,旁邊的陳登和劉曄等人則悄悄的擦汗,一起在心裡嘀咕道:“聽老狐狸和小狐狸對話,就是累!”
……………………
和陶應的分析一樣,其實早在得知田孔聯軍孤注一擲的傾巢西進訊息時,大袁三公帳下的田豐和沮授等人,就已經建議過大袁三公調整戰略,立即增兵青州與田孔聯軍決戰於平原,爭取一戰定乾坤,透過這場野外決戰奠定袁紹軍入主青州的勝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