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老大的信譽還算良好,說了退兵就真的退兵,從徐州城下撤軍回營之後,立即拔營起寨向兗州撤退,走得還特別急,當天夜裡就撤到了留縣境內,一度危如累卵的徐州州城彭城,也終於轉危為安。再三確認了這一訊息後,大喜過望的陶謙連夜遣人寄書,邀請駐紮城外的北海太守孔融和青州刺史田楷移師入城,共同慶祝徐州解圍。

第二天正午,孔融和田楷率領的兩支援軍一起來到徐州城外,孔田二人命軍隊駐紮城外,僅領十數隨從入城,陶謙親領二子一侄出城迎接,將田楷和孔融請到家中用宴,劉備兄弟和徐州文武盡數入席相陪。席間,已經聽說過陶副主任‘英雄事蹟’的老實人孔融和田楷少不得對陶應讚不絕口,連連恭祝陶謙教子有方,竟然生出了這麼一個有勇有又有擔當的好兒子,實在是羨煞旁人。

“二公言過了,言過了。”病情一夜之間好了不少的陶謙連聲謙虛,一雙老眼卻笑得幾乎眯成一條線,捻著全白的山羊鬍須說道:“這個不孝子,昨日擅自出城送信,幾乎將老朽三魂嚇飛六魄,若非二公與玄德公洪福庇佑,老朽肯定見不到這個不孝子了。”

“陶府君過謙了。”孔老二的第二十世孔融大笑,發自內心的說道:“如果令公子也是不孝子的話,那孔融還真希望幾個兒子都是這樣的不孝子。陶府君有此英雄之子,不僅是府君之福,更是徐州之福,府君後繼有人,徐州後繼有人矣!”

“孔北海過譽了,過譽了。犬子庸碌,那敢當孔北海如何讚譽?”

陶謙再次謙虛,乘機偷眼去看眾人反應,見最有資格繼承徐州牧一職的長子陶商臉上傻笑,似乎對孔融抬高他的兄弟毫不介意,還非常高興;陶謙微微點頭,又偷眼去看劉備,見劉備面帶微笑,似乎也很贊成孔融的這個看法;最後陶謙再悄悄去看次子陶應時,卻見陶應正拉著堂弟陶基的手喝酒談天,就好象沒有聽到孔融的話一樣。陶謙不由心中疑惑,“我這個傻兒子,是真沒聽到?還是裝沒有聽到?”

“陶應小兒,是真沒聽到孔北海的話?還是在裝沒聽到?”劉備也是心裡疑惑,悄悄留心陶應,而咱們的陶副主任則只顧和陶基聊天,盡說一些田獵投壺的遊玩之事,對孔融之前的言語充耳不聞,劉備見了,不由心生警惕,“此子若非天生呆傻,便是奸詐異常!遠勝曹賊!”

留心陶應反應的絕對不只是陶應和劉備,聽到孔融那番敏感的話,陳珪父子和糜竺兄弟也在有意無意的觀察著陶應,還有曹豹和曹宏,他們一個是徐州軍的首席大將,一個是陶謙的頭號貼身心腹,自然比任何人都關心陶謙繼承人的問題,然而陶應的反應卻讓他們大部分都是既失望又疑惑,搞不清楚陶應是真傻、假傻還是壓根就沒聽到孔融的話。但也有兩個人暗暗歡喜……

“果然是個傻子,玄德公和兄長實在太多心了,一個走運碰巧救了徐州的傻子,有何可懼?”糜芳如是想。

“好,二公子果然是朽木不可雕也,這下我輕鬆了。”曹豹心裡如是想,“只要拉好和二公子的關係,等他繼承了主公的州牧之職,徐州,就是我曹豹說了算了。”

這時,宴會已近尾聲,陶謙命令二子一侄上前,指著坐在上首的孔融、田楷和劉備三人,衝兒子侄子命令道:“汝等跪下,此次徐州橫遭慘禍,全靠你們這三位長輩出兵救援,這才解了徐州之圍,救了汝等性命,汝等還不趕快向三位叔父磕頭道謝?”

“小侄等叩謝三位叔父活命大恩。”大哥陶商最老實,乖乖跪下磕頭,向孔融、田楷和年紀比他大不了幾歲的劉備道謝。

“徐州解圍,我二哥應該記首功。”陶基有些不服氣,但陶基父親早亡,全賴伯父陶謙撫養長大,對陶謙十分尊敬,所以陶基再怎麼不服氣也只能乖乖跪下,向孔融、田楷和劉備三人道謝。陶應其實比兩個兄弟行禮更快,只是陶應沒有搶在兄長之前開口,只是隨著堂弟陶基隨聲附和。

“三位賢侄,快快請起。”孔融、田楷和劉備三人一起離席,起身分別來攙陶家三兄弟,劉備搶先一步攙住陶應,微笑說道:“賢侄不必客氣,此次徐州解圍,全賴賢侄單槍匹馬深入曹營,說服曹公退兵,當記首功,劉備毫無功德,如何敢當賢侄大禮?”

說罷,劉備留心注意陶應反應,卻見陶應嘿嘿傻笑不語,就好象被自己誇得十分不好意思,又萬分得意,既不虛偽油滑的謙虛客套,也沒有小人得志般的把尾巴翹上天。劉備仔細觀察不見破綻,心中難免有些動搖,“難道真的只是一個傻小子?瞎貓碰上死耗子?”

“無知小兒,傻笑什麼?難道汝還想居功自傲?”陶謙不知何時走到了陶應和劉備身邊,衝兒子呵斥道:“汝難道認為,曹操從徐州退兵,全是你這一個黃毛小兒的功勞?沒有孔太守、田刺史和玄德公出兵徐州,沒有玄德公殺進徐州,曹操會那麼容易退兵?”

“孩兒不敢。”陶應趕緊低頭賠罪,劉備也趕緊謙虛。

“各位,各位,請靜一靜,靜一靜。”陶謙忽然向眾人拱手,象是有話要說,正在飲酒作樂和談天論地的各軍文武官員紛紛止聲,都把目光轉向陶謙。

“在座諸君,請暫沒說話,且聽陶謙肺腑一言。”陶謙又向眾人一拱手,朗聲說道:“諸君,老夫年邁,二子不才,不堪國家重任。玄德公乃帝室之胄,德廣才高,可領徐州。所以,老夫情願將徐州牧一職讓與劉公,乞閒養病,從今日始,徐州牧就不再是老朽了,而是玄德公!”

“什麼?”不少人都驚叫出聲,神情萬分詫異,陶基和曹宏、曹豹等陶謙心腹更是驚得跳了起來,一起心說主公瘋了,為什麼要一再把徐州讓給劉備?

“陶恭祖還打算把徐州讓給我?”劉備也是心中一驚,說什麼都沒想過陶謙竟然還會提出把徐州讓給自己!但轉念一想後,劉備又馬上恍然大悟了,心說這個陶謙也沒有傳說中那麼忠厚老實啊,之前他已經提出過把徐州讓給我,這會曹軍已經退了,他如果裝聾作啞閉口不提,世人必然罵他過河拆橋,忘恩負義,這會他當眾提出此事,既堵住天下悠悠眾口,又讓我根本無法接受啊。

想到這點,劉備趕緊擺手,更加誠懇的說道:“陶公,萬萬不可!孔文舉令備來救徐州,為義也。今無端據而有之,天下將以備為無義人矣。備雖不才,卻也不願背上不義罵名!更何況此次曹軍退兵,當記首功者乃是陶府君的公子,備有何顏面坐領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