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陶副主任又有兩個拿得出手的猛將陳到和臧霸已經殺了過來,雖然說如果呂溫侯的武力是一百的話。陳到和臧霸的都只是八十以上,但今天偏巧是一個碧藍(比爛)的世界,小袁三公手下的武將在質量上比陶副主任還要爛上三分。除了已經被許褚纏住的紀橋程黃四將之外,已經再沒有一個將領的武力能夠超過八十,被臧霸和陳到的兩杆鋼槍捅得人仰馬翻者也就比比皆是,二將再衝到許褚旁邊幫忙時,紀靈、橋蕤和黃蓋馬上也招架不住了,只能是掉頭就跑,以前鬥將基本上就是靠君子軍陰人的徐州軍隊,也破天荒的在公平鬥將大戰中佔據絕對上風。

震天的戰鼓敲響,以琅琊軍為主力的徐州軍步兵隊伍吶喊而上,從石橋和四道臨時浮橋上衝鋒過河。氣勢洶洶的殺向敵人,小袁三公的隊伍則徹底大亂,大敗而走,人馬爭馳間自相踐踏,死者無數。徐州軍隊乘勢掩殺,把小袁三公的烏合之眾殺得是人仰馬翻,血流成河,還乾脆踹了小袁三公在睢水南岸的偏師營寨,小袁三公也無心約束軍隊,率軍直逃向高皇山大營。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之前被小袁三公罵得狗血淋頭的高皇山大營終於發揮了關鍵作用,憑藉著臨時工事和強弓硬弩,居高臨下的營寨守軍死死擋住了徐州軍隊的衝鋒,掩護住了友軍的回營逃命道路,再加紀靈、橋蕤和黃蓋等忠心猛將奮力殿後,掩護友軍撤退,所以小袁三公的隊伍終於還是逃回了大營,閉上營門憑藉工事死守,也總算是沒讓徐州軍隊把高皇山大營也給踹了。

是役,二流的徐州軍隊完虐準二流的小袁三公隊伍,陣斬首級三千餘具,殺敵將二十餘人,奪得營寨一座,抓到俘虜四千多人,繳獲錢糧戰馬無數,還繳獲了小袁三公不倫不類的奢華鑾輿。但是捷報傳到陶應面前時,陶應不僅沒有半點興奮神色,還苦笑說道:“下手太重了,這一次恐怕更難速戰速決了,這個仲康,真會給我添亂。”

“二哥,許褚將軍如此神猛,你怎麼還說他給你添亂?”旁邊沒能參戰的陶基好奇問道。

“你不懂,我們的目的是速戰速決,爭取儘快擊垮敵人主力精銳,逼袁術老兒撤軍。”陶應苦笑著答道:“所以今天仲康的表現雖然威猛,但威猛得既過份又不足,過分在把袁術老匹夫給打怕了,不足在又沒有把敵人的主力一鼓作氣徹底打垮,讓敵人還有餘力再戰。下次再交手,我們就必須以弱勢兵力和敵人正面對耗了,再想把敵人迅速擊敗擊垮,也就難如登天了。”

………………

陶副主任好象有一點高估了小袁三公的血戰決心,這時候的高皇山大營之中,好不容易撐到了徐州軍隊攻寨難克被迫撤兵,驚魂不定的小袁三公終於鬆了一口氣的時候,忍不住向眾將說道:“想不到陶應小兒的隊伍如此雄壯,簡直勝過我軍宿敵劉繇十倍,今我軍大敗,士氣已沮,兵無戰心,我欲退兵逼其鋒芒,重整兵馬日後再來複仇,不知諸君意下如何?”

出兵時是驕橫不可一世,剛吃了一個不算太大的敗仗就立即畏敵如虎,在場的大部分袁術軍文武官員都不知道怎麼評價小袁三公了,惟有長史楊宏見風使舵,馬上附和道:“主公所言極是,之前袁胤將軍、橋蕤將軍和張勳將軍也都說過,我軍連年征戰,淮南民生疲敝,不敷再戰,最好是休養生息,待到中原有變再出兵討逆不遲。主公愛護百姓,從諫如流,決議退兵,實在叫微臣佩服。”

小袁三公一聽大為滿意,正要再說話時,遠處卻傳來了周瑜虛弱而又緊張的聲音,“岳父,萬萬不可退兵,萬萬不可退兵啊。”

小袁三公扭頭一看,見周瑜被程普和黃蓋扶著走來,一邊吐著血沫,一邊艱難的大聲說話,反對自己退兵,小袁三公大為感動,趕緊上來親自扶住女婿,拉著周瑜的手說道:“今日若非愛婿捨命相救,老夫性命定然休矣。賢婿,你的傷不打緊吧?”

“謝岳父關心,小婿區區小傷,不打緊。”周瑜又吐了一口血沫,然後拉住小袁三公的袖子,艱難而又緊張的說道:“岳父,千萬不能退兵,我軍雖然今日小挫,但元氣未傷,糧草也十分充足,還有的是反敗為勝的機會,來日再戰,定然能雪今日之辱。”

“賢婿雖然言之有理,可是陶應小兒隊伍雄壯,來日再戰,只怕……。”小袁三公有些猶豫。

“岳父大人請放心,我軍有三勝,陶應小兒有三敗。”周瑜咳著血說道:“我軍兵多糧足,陶應小兒糧亦足但兵少,正面對耗,莫說二換一三換一,就是五換一,岳父大人也佔盡上風,此我軍第一勝,陶應小兒第一敗。”

“我軍後方穩固,僅有劉繇疥癬之疾,不足為慮,陶應小兒後方強敵眾多,兵強馬壯者比比皆是,假以時日,陶應小兒後方必然生變,我軍便可乘虛擊之,此陶應小兒第二敗,我軍第二勝!”

“至於第三……。”說到這裡,肋骨斷了兩根的周瑜快有點支撐不住了,但還是艱難的說道:“陶應小兒駐紮睢水北岸,雖遏住了我軍北上之咽喉,使我軍無法分兵去襲徐州腹地,但這樣的戰場並不利於陶應小兒速戰速決,岳父大人只需以此地勢險要的高皇山大營為依託,便可立於不敗之地,讓陶應小兒進退不得,陶應小兒前來攻營,我軍可佔據地利迎頭痛擊,陶應小兒若退,我軍便可乘機追殺,攻襲徐州腹地各城各隘,讓陶應小兒首尾難顧。所以小婿認為,岳父只需緊守高皇山大營,逼著陶應小兒與我軍在竹邑對峙互耗,那麼三月之內,陶應小兒後方必然告急,岳父大人也就可以穩操勝算了。”

“主公,公瑾將軍言之有理啊。”橋蕤、紀靈和金尚等人也附和道:“我軍兵多糧足,利在堅守緩戰,陶應小兒後方不穩,隱患極多,在竹邑戰場上時間拖得越久,形勢對我軍就越有利啊。”

小袁三公猶豫了一下,很快就拔劍在手,又搶來一矛一劍砍斷矛頭,惡狠狠的吼道:“孤意已決,再有言退兵者,有如此矛!”

“諾!”袁術軍眾將官一起抱拳唱諾,又一起在心裡嘀咕道:“主公,剛才好象就你和楊宏說要退兵吧?”

“主公審時度勢,當機立斷,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雖遇挫折扔不屈不撓,堅韌不拔勇往直前,實在叫微臣佩服得五體投地!我軍有如此英明神武的主公領袖,何愁陶應小兒不破,徐州五郡不得?主公聖明!主公聖明啊!”

說這話的當然是長史的楊宏楊大人,一堆馬屁拍得小袁三公眉開眼笑後,楊宏又迫不及待的掉過頭來,拉起今天捨命救了小袁三公註定更加受寵的周瑜袖子,滿臉諂媚的說道:“公瑾將軍天縱奇才,有勇有謀,神機妙算,鬼神莫測,在下也是欽佩得心服口服,他日主公……。”

周瑜冷冷的掙脫楊宏的拉扯,把臉扭開,心說如果不是我來得及時,為伯符報仇的大計,可就要被你這無恥小人攪了!

“小白臉,剛得了點寵愛就敢不把吾放在眼裡了?小人得志!”楊宏大人最擅長的就是察言觀色,發現周瑜對自己的輕蔑,心中頓時大怒,暗暗恨道:“小子,等著吧,遲早有一天,我要叫你加倍付出代價!生不如死!”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