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強盜也是一門學問(第1/2頁)
章節報錯
敲定了西掠汝穎轉嫁損失的缺德主意,陶應立即拉上了魯肅與陳登兩個幫兇,很快就商議出了出征計劃,計劃出兵四千五百人去敲打可憐的黃巾賊何儀和黃劭,搶他們的錢糧……哦不,應該說是去執行大漢法典,依法沒收他們的非法所得,正國法應天意,還安寧於汝穎。
西征的主帥當然是陶應本人,軍師為魯肅,軍隊構成則是已經擴大到千人規模的君子軍,由陶應親自率領,陶基為副;徐州軍隊出兵一千五百餘人,由徐盛率領;此外還有數量兩千左右的琅琊軍隊,由陶應點名為琅琊大將孫觀率領——雖然孫觀已經明顯改變了對陶應的態度,但考慮到他與劉皇叔的親密關係,陶應還是隻能把他帶在身邊比較放心。
至於留守徐州這方面,陶應也做出了一個重大調整,那就是讓臧霸率領剩下的五千多琅琊軍移駐留縣,讓臧霸在近距離嚴密監視劉皇叔的一舉一動,更可以在曹呂南下時起到緩衝作用,為後方準備贏得時間。徐州城則繼續由陶謙親自坐鎮,曹豹與陳登輔佐,商議行事。然後陶應又請陳珪移駐下邳,輔助下邳守將徐耽守城。而琅琊與東海兩郡,陶應卻沒有做出任何調整,繼續讓尹禮守琅琊,東海相徐璆坐鎮東海郡。
陶副主任這些調整都是與魯肅、陳登兩員大才仔細商議後的心血結晶,讓臧霸守留縣,既可以利用琅琊軍的強大戰鬥力緩衝敵人的突然襲擊,又可以避免沒有進行整編的琅琊軍與徐州正規軍發生衝突,引發內亂;曹豹和陳登輔佐陶謙守徐州,曹豹的忠心當然是毋庸質疑的,不用擔心他的倒戈問題,陳登足智多謀且又精通軍略,有他出謀劃策,足以防範敵人用計,也足以和敵人使者周旋,虛與委蛇的爭取時間。
而只要留縣與彭城這兩座城池不失,出產鐵礦佔到徐州八成和錢糧佔到一半的下邳腹地,基本上也就可以穩如泰山,即便敵人孤軍深入去攻下邳,以下邳城的堅固加上陳珪的老奸巨滑,再加上沂水與泗水兩條通航河流的天險,也足以與敵人長時間周旋,堅持到陶應率軍回援——考慮到呂小強與曹老大的軍糧狀況,只要在此之前確保彭城糧倉不落入敵人手中,也許不需要陶應率軍回援,光這冰天雪地就可以餓死凍死的呂小強或者曹老大的深入孤軍。
當然了,以徐州軍隊目前的實力,要想做到防備得天衣無縫也是不可能的是,至少琅琊與東海兩郡的防務就相當薄弱,其中尹禮鎮守的琅琊郡還好點,琅琊軍的戰鬥力在徐州五郡絕對是首屈一指,即便是曹老大都不敢輕易招惹,可以說相對安全。而東海郡就不同了,兵力本就只有三四千人,戰鬥力還相當一般,絕對是陶應防禦計劃的最大破綻。所以陶應交代安排了防禦計劃後,徐州大將曹豹馬上就急了。
“公子,不行啊,東海郡的防務太薄弱了。”曹豹激烈反對道:“先不說東海兵力太少,東海相徐璆以前在汝南當太守的時候,就是出了名的常敗將軍,連一群黃巾賊都收拾不了,怎麼能與曹操、呂溫侯的大軍抗衡?而且東海也是我們的重要糧產地,錢糧頗豐,呂溫侯如果要和我們撕破臉皮,不可能不打東海郡的主意!”
陶應笑了,但不說話,魯肅和陳登也笑了,然後陳登笑道:“曹將軍,你急什麼?難道你會認為,公子能看不到東海郡的危險所在?”
“那公子為什麼還對東海郡如此輕視?”曹豹疑惑問道。
“因為公子非常希望呂溫侯去攻東海!”陳登語出驚人,又微笑說道:“東海確實錢糧頗豐,可曹將軍好象忘了,這些錢糧大多數是誰的?恐怕有七成都是徐州首富的吧?呂溫侯要是敢進東海郡燒殺搶掠,最先要和呂溫侯拼命的人是誰?”
“哈。”曹豹笑出了聲,拍著額頭說道:“糊塗了糊塗了,糜別駕的錢糧財產,大部分都在老家東海郡,呂溫侯殺進東海郡掠奪,是不消我們出手,小沛那位玄德公就第一個得和呂溫侯拼命。”
陳登與魯肅一起仰天大笑,陶應卻板著臉呵斥道:“曹叔父,元龍兄,雖然糜別駕與我有害父之仇,但寧教天下人負我,休教我負天下人,既然現在他已經辭官回鄉了,就仍然還是我們徐州的子民——所以如果出現呂溫侯兵犯東海的情況,我絕不允許你們命令徐璆只守城池,不救糜家莊園,更不允許你們故意派人帶路,去搶糜家的莊園和塢堡!記住了沒有?”
“公子真狠啊。”陳登和曹豹一起心裡嘀咕,嘴上則整齊答道:“諾!”佈置好了這些,十月二十五這天,陶應辭別陶謙與徐州文武,率領四千五百步騎大軍出蕭關進沛國,浩浩蕩蕩殺進了豫州腹地。
下面來大概介紹一下豫州的情況吧,這個時期的豫州刺史職位非常搞笑,足足有三個豫州刺史!一個是袁術任命的豫州刺史孫賁——朋友們沒有看錯,確實是孫策的叔叔、孫堅從弟孫賁,不過這位孫刺史非常憋屈,受封后連一步都沒有踏進過豫州土地,一直被袁術安排在長江以南與劉繇、嚴白虎等猛人周旋。
第二位豫州刺史名叫郭貢,是袁紹封賞的官職,不過這位郭刺史同樣沒有在豫州駐紮,而是已經背叛了袁三公,正跟著呂溫侯在兗州和曹老大玩命,目前還駐紮在與曹老大對抗的第一線,壓根就沒辦法管理和控制豫州的土地。
第三位豫州刺史前面說過,是咱們大名鼎鼎的劉皇叔,官職是陶謙向李傕、郭汜給劉皇叔請封的,同時劉皇叔也是唯一一位真正駐紮在豫州土地上的豫州刺史,不過也只是駐紮在豫州東北角的小沛,僅僅控制著小沛一城,同樣被陶謙控制的豫州沛國郡治所沛國城和蕭關等地,陶謙則根本就沒交給劉皇叔,而是把這兩個直接控制在了自己手中——由此可見,劉皇叔想害陶謙也不是沒有道理了。
順便說一句,現在的豫州沛國郡郡相就是老狐狸陳珪,不過這條老狐狸基本上就沒怎麼去管事,成天就躲在徐州城裡和兒子搞一些陰謀詭計,確保自家在徐州五郡的利益。而元氣大傷的徐州軍隊也騰不出多餘力量去收復沛國郡的其他城池,也就控制著彭城西大門蕭關和郡治所沛國城了事,其他地方也就隨便山匪盜賊怎麼折騰去了——反正沛國郡也是戰亂災荒的重災區,人口銳減,土地大量拋荒,就是收上來也是倒貼錢糧的命,所以在綜合實力沒有恢復到一定程度前,就是陶副主任也對這塊土地興趣不大。
連刺史這麼重要的官職都這麼混亂,豫州境內的混亂也就可想而知了,幾乎就成了黃巾餘黨和土匪強盜的逍遙樂園,也迅速培養出了何儀、黃劭、何曼、龔都和劉闢等一大堆傑出的土匪強盜,地方官府無力鎮壓,只能躲在城裡憑城而守,鄉間百姓更是苦不堪言,稍有財力者象敗家子魯肅一樣的建塢自保,沒有財力者者只能流落他鄉或者聽天由命,不少地方也當真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了。
廢話說完,言歸正傳,陶副主任領著主持國法的西征大軍出了蕭關,未用兩日便已抵達了沛國城下,沛國守將韓直與縣官趕緊率眾出迎,恭請陶應入城休息,而陶應見沛國城中房屋破舊,街道凋零,民有菜色,不忍再入城擾民,便謝了韓直等人好意,訓誡了一通保境安民與勤政愛民之類的廢話套話,然後便讓韓直給自己安排了幾個熟悉地理民情的本地嚮導,領著大軍繼續西行,一路向著曹老大的老家譙縣而去。
韓直給陶應安排的嚮導中,有一個叫做李郎的老兵油子,四十多歲了還是光棍一條,曾經在黃巾賊的隊伍裡幹過幾年,**擄掠的缺德事並沒有少幹,嘴皮子很碎,話特別多,少年老成的陶應與魯肅都不是十分喜歡他,但這個傢伙對豫州腹地的情況確實十分了解,對盤踞在這一帶的山賊盜匪大概情況與性格習慣都是瞭如指掌,所以陶應也只能耐著性子聽他絮絮叨叨的唸叨,又插口問道:“李郎,我聽人說,豫州山賊之中,有一個叫做周倉的,武藝十分了得,他大概在那一帶活動?”
“公子問臥牛山的周大王?”李郎吃了一驚,忙答道:“公子,你搞錯了,是一個叫周倉的山大王,不過他是在冀州常山國一帶活動,離這汝南有好幾千裡。”
“怪不得網上的人都說老羅地理沒及格,被他坑死了,我還記得關老二是往汝南走在路上遇到的周倉,沒想到是在趙子龍的老家那邊。”陶副主任萬分鬱悶,心說老子的智囊運還不錯,自帶陳登還收了魯肅,就是武將運太爛了,到現在都還沒有一個可以拿得出手的武將,難道以後碰上鬥將,我就只能用對付孫策和韓當法子?可是那種戰術用得多了,以後誰還敢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