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爺來向林正和道謝的時候,林正和先是一愣,但緊接著便明白過來,這是周懷山送給他和方小小的成親禮。

“林老爺,多虧了您啊,要不然,在下不知道還要受那陸縣令一家子殘害多久,說不定還要受他們連累,一同受那牢獄之災。”

原來,周懷山到達城裡的當晚,便讓手下以林正和的名義,給師爺“通風報信。”

說他周懷山到了清河縣地界,如今就在縣內,準備伺機辦了縣令。

不光是縣令,就連師爺,衙役,這些關係親近的,都免不了要遭殃。

對方與師爺說,讓他主動像周知府舉報陸縣令,不僅能脫離陸家這片苦海,還能脫身,避免那牢獄之災。

劉師爺不敢怠慢,得了信兒之後立刻出去打聽,果然得知有人用銀子敲開了城門,如今正在城裡客棧內,被縣令當成了一般商戶,正準備拔毛呢。

這典型的自掘墳墓,主動送上門躺好啊。

劉師爺不敢輕忽,當晚就潛入縣衙,將自己的痕跡抹除乾淨,確保自己只是小錯,而且還是受陸縣令脅迫才犯的小錯之後,又連夜收拾了陸縣令的罪證,一大早請了幾個演員,一起去知府面前“請命”去。

也是因為有這一番動作,才有了陸縣令和周懷山所看到的那一副萬民請命的畫面。

百姓也不是傻的,自然是有人帶動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陸縣令猝不及防,被劉師爺這一手打了個措手不及,基本上就沒了翻身的可能。

周懷山此舉也是徹底斷了陸縣令的後路,舍師爺一條小魚,抓陸縣令這條大魚,讓他徹底陷入眾叛親離的境地,沒有翻身的可能。

不僅如此,還順手賣了林正和一個人情。

也是間接告訴林正和,在淮陽府內,可以適當的借他的勢尋一個庇護。

就比如眼下。

劉師爺神秘兮兮的湊近,問林正和如何得知周知府的行蹤,又知曉對方的行動的時候,林正和就能淡然一笑道:“無他,因為那日周知府是從我林家離開,前往城內的。”

劉師爺一驚。

“此話怎講?”

林正和好似沒看出師爺眼裡的震驚一樣:“不瞞師爺說,我家夫人是周知府的義妹,那日周知府來,便是得知我與夫人剛成婚,送嫁妝來的。”

這一下,劉師爺更驚訝了。

那方小小他不是沒聽說過,竟然認了周懷山為義兄?而且,這義兄似乎對這份關係很是看重,竟還在婚後親自送來嫁妝。

可想而知,對方對這個關係有多重視了。

“竟有這一層關係在……”劉師爺感嘆之餘,立刻又對林正和行了個大禮。

“此番承林老爺的情,感激不盡,日後若有用得到劉某人的地方,林老爺儘管開口。”

如此一來,他是斷然不會再與林正和為難了。

不僅不會為難,而且還會極盡巴結之能。

如今縣令關押在大牢內,縣衙就是師爺的一言堂,直到新縣令上任,只要劉師爺的話好使的一天,整個清河縣內都不會有人來找林正和的麻煩。

這日,方小小與張啟風又接到劉大夫求助,說是他平日裡上門問診的一戶人家,孕婦胎位不正,他找了幾個穩婆來商量對策,穩婆都說沒有把握。

於是,他只能又讓人來請方小小和張啟風。

到了城門口,方小小這進城的銅板才遞過去,那看門的守將便笑嘻嘻的推了回來。

“原是林老爺的夫人,您請,您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