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人面前,何故驚詫?”

淨夢眉頭輕蹙,好似不太理解了志反應為何如此之大。

雖說了志是一年之前才入沙門,卻是在這個短時間內成了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足見其不凡。

也似乎是因為入門太晚之緣故,了志身上的浮躁之氣依舊存在。

“關鳩小友與我普渡慈苑有緣,只不過邀其觀覽一番《佛心覺悟眾生圖》,授其心法罷了,並非要將此物贈予他人。了志,心中起嗔,久比成劫。看來你尚需要去一念之間靜思一段時間了。”

聲音雖然還是先前那般溫潤,卻添了一絲威嚴。

了志面色一紅,心中知曉他在年輕一輩的弟子當中,他自己入門最晚,因此在課業方面也是最為勤奮,不能讓別人看低自己。

也正是因為這份勤奮,他頗受長輩青睞。卻也因為自己入門最晚,內心深處仍是有一些自卑。

淨夢似是明曉了志心中所想,嘆了一口氣。

“既入佛門,仍是拘泥於過往之中走不出來嗎?耽溺過往當中,難銷我執。”

“師尊教訓的是,是弟子心起浮躁,稍後便去一念之間自省。只是這自普渡慈苑建立之初便存在於慈苑之中的寶物,鮮少有人能夠觀覽,聽聞在過往的法會之上也不曾拿出來予人觀覽。如今禪師卻是要將此物分享於一外人,只恐怕......”

了志面色一紅,也知道自己確實衝動了。將手中的茶臺放下之後,斟酌了一下用詞,還是向淨夢表露了自己心中的煩憂。

百年前,禪宗和上朝商榷之後。

上朝同意禪宗在上朝境內開宗立派,普渡慈苑因此而立足於嶺南。

隨後,其他禪院伽藍在上朝境內遍地開花。其中,以普渡慈苑、禪林寶地以及白馬寺最為知名。

十年前,普渡慈苑的初創者拂塵看淨選擇閉關於寂滅塔後。

普渡慈苑的日常事務全權交託給了‘三禪師’主持。

只是其中的淨幻禪師在幾年前以‘遍覽名山寶剎’為理由出走,至今未歸。

實際上只有淨曇和淨夢兩人主持。

而在如今淨曇犧牲自我之後,獨留淨夢一人主持大局。

除此之外,普渡慈苑內的寶殿也有其他同輩比丘執掌,非一般必要之事,皆是由淨夢一人操持。

了志此番言語,便是覺得淨夢這般私相授受,恐怕會引起其他師叔師伯們的反彈或者異議。

若是其他法門的比丘前來講法辯禪,便是能將《佛心覺悟眾生圖》拿出來相互交流,在古剎內也是沒有特別大的異議。

所謂《佛心覺悟眾生圖》描述的是在靈山法會之上,受大梵天王之邀請來此地說法的覺者。面對底下殷殷期盼的信眾,覺者一言不發。

只是伸手拈下一朵菠蘿花遍示大眾。在這個過程當中,與會所有人皆不明白起意為何,唯獨覺者的大弟子尊者迦葉妙悟其意,會心一笑。

“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隨後便是將手中的菠蘿花交託給了尊者手中。

這便是《佛心覺悟眾生圖》所描繪的景象,其中蘊含的便是根本佛法所在。

‘普照一切、含藏萬法’。

普渡慈苑的創者便是從中悟出了‘佛心印’和‘五停心觀’,繼而傳授給了門下僧尼。

了志話音未盡,淨夢已然明曉了他後續所說。

“你是在擔心‘了’字輩的同門會有異議嗎?”

了志連忙雙手合十,微微頷首。

“不知是‘了’字輩的師兄們,弟子更擔心的是‘淨’字輩的師伯師叔們......”

“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