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好這些後,就是一條大大的通道。

高度十米,足夠已知的所有正常載具透過了。

通道延伸出去之後,安楷有弄了一個通道井,這一次是真正意義上的通道井了,直接從下至上,一氣呵成。

有了錯位,就不用擔心輻射塵會直接落入到庇護所的深處,就算有外敵入侵,也有了一定的阻隔。

生產線還是要放到下面的,這樣更加安全一些。

一層的話,除了出入時的房間,以及運送載具的通道外,就是一大片的停車場。

他沒弄太過空曠的那種,因為沒有必要。

而是按照自己的設想,對載具簡單分類後,弄出了幾個比較大型的空間,以示區分。

主要劃分標準呢,還是以功能性來定。

比如說專門負責交通通行的載具,諸如吉普、皮卡、SUV、摩托車這一類的,運載能力一般,但移動速度很快,靈活,透過性也好。

然後是專門負責運輸的載具,比如說大小貨車,比如說動力小篷車等等,都屬於是同規格交通工具中,運輸能力頂呱呱的型別。

再然後是戰鬥類的載具。

裝甲車,坦克車,火炮……當然這些目前還沒有,但簡單劃分一個區域總是可以的吧。

最後是飛行器。

直升飛機目前也是沒有滴,不是因為別的,純粹就是造不出來。

但旋翼機可以造了,而且安楷準備等著把這一處“基地”造好之後,就把旋翼機做出來。

開出去偵查一下也挺好的啊。

比如說河岸區那邊,他就不信了,還能有喪屍能直接跳到天上來打飛機。

沿著二號井一路向下,下來後,二號井的地步和站臺錯開了差不多二十米的距離。

這二十米,他首先打通了一條通道。

通道也是十米高度,這個不用多說。

兩側就是未來的工廠區了。

現在是空蕩蕩的什麼都沒有,但以後肯定會加入各種生產線的。

沿著通道來到站臺,另一側,則是材料採集區,以及能源區。

以後他會在這裡專門放下一組礦井,具體採什麼礦,可以到時候再說。

還有生產輪胎和塑膠的裝置,以及發電機組,哦哦,對了,還有蓄電池生產線。

蓄電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是庇護所的主要能源,包括載具使用的也是電力。

沒辦法,油這種東西太難搞了,這附近是沒有的,需要去聯邦東北部或者東南部,才能找到油田。而外面城市裡的汽油,也是越用越少,在自己能生產石油前,安楷是一定要堅持使用電能的,這是沒辦法的妥協。這也是他為什麼現在不去搞那種傻大笨粗的載具的原因,因為那些傢伙都是油老虎,別的車是燒油,他們就是純粹的喝油了。

或者是能自產燃油,或者乾脆能找到足夠多的燃油儲備,否則這種大傢伙,安楷妥妥的不敢弄出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