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開了輕舟之後,蕭林的腦子裡面仍舊在思考著剛剛兩個人探討的問題。

不過這次是他自己單純的思考,思考的是眼前的這個世界和他已知的這個世界的不同。

取長補短,自然不能夠連糟粕一起帶過來。

在他看來,大千世界的問題其實相當明顯,那就是太單一了。

單一的東西沒有發展的餘地。

輕舟認為,雖然大千世界整體已經定型,但那是因為世界沒有辦法繼續膨脹下去了,可是在更加細分的角度裡,提升實力的方法總是多種多樣的。

所以也不能夠算是完全單一,只能說是殊途同歸。

這一點蕭林也表示同意。

只不過他和輕舟看待的事物角度不同,所以在看法上也有些分歧。

大千世界提升實力的細分角度當然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殊途同歸這四個字用的不恰當,應該用沒有別的路來形容才對。

說到底,雖然說有各種功法靈訣,甚至還有各種能量的表現形式,但這些東西到了至尊境之後,其實歸根究底都會籠罩在最後的一個點上,壓根就沒有別的選擇。

就連從下位面進入到大千世界的人,也不能夠免俗,他們甚至需要將自身的能量轉化成靈力,這樣才能夠在大千世界安頓下來。

在蕭林當年看書的時候,就曾經對這件事情有過很多感慨。

大千世界,

太刻板了。

這種刻板不是說一成不變,只是變化總髮生在微小的地方,稍微強大一些的地方都難以改變。

就比如說最終點的時候,集齊世界之力,幫助牧塵突破主宰,這當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可是牧塵集中了五座原始法身一口氣衝上主宰之後,其實也變相的斷絕了後人的路。

涸澤而漁,是最最差的手段。

以至於後來主宰境完全沒有了新的人出現,除了蕭炎和林動。

可是蕭炎也好,林動也好,他們能夠得到提升,是因為他們有前人沒有使用過的方法。

也就是說,他們開闢出來了一條新的路,甚至於他們開闢出來的這條路,都也只能算是旁門左道,完全算不上是新的路。

開闢一條新路,千難萬難,如果沒有繼承的經驗,那麼想要輕而易舉的做到是不可能的。

一個正常的健康的升級體系,不應該是隻有一種方法能夠達到頂端,而是應該有許多種通往頂端的方法。

大千世界這個體系,顯然是不健康的。

當然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也沒什麼差距,反正都是他們一輩子也沒有辦法到達的高度,蕭林只是拿這件事情來做一個比喻。

沒有和有但達不到,本身就應該是兩件事。

況且,他們是真的沒有選擇嗎?

並不是。

大千世界,雖然基本上已經成為了一個定型,可是在這個世界裡,還有著不同的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