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明接著說“這些年我跟志遠哥哥在信中曾經談過各個國家的文化建築,法國有盧浮宮,英國有白金漢宮,華夏有故宮,俄羅斯有克林姆林宮”

“這些國家都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很多建築在炮火中毀滅了,我們能看到的一些建築,很多是後來修復的。”

“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在儘量的保持古建築的原有性,經濟中心無不向著外圈擴張。只有華夏在城市規劃中,有許多破壞了原有的建築。犧牲了古建築換經濟。如此這般,再過20年,我們的後輩們,可能再難看到古老的京城面貌了”

“華夏將來是要申辦世界級奧運會的,我想我們能給外國人們展現的有很大一部分是我們的古老建築,這代表著華夏5000年來的底蘊難道讓老外們過來看的僅僅是現代的高樓大廈嗎?”

“這不是我第一個提出來的觀點,早在40年前,我國一位偉大的建築師叫梁思成,他就曾經說過這樣的理論。而且歷史也證明,他的理論確實是正確的”

“經濟圈可以有很多個,古建築群只有那麼一點點,拆掉了就很難再復原了”

朱子明的一番言語,引起了軒然大波。

京都電視臺的臺長都懵了,這種言論敢播嗎?要不要掐啦?趕緊請示有關部門的領導。

臺下的觀眾們,這是抱著第五次更熱烈的掌聲。

電視臺觀看的群眾們各抒己見

“孩子雖小,見識不凡吶!少年強則國強”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朱父教子。虎父無犬子呀”

“我們華夏的某些人還在想著用環境換經濟呢,看看人家孩子已經想到了以後的發展。某些人還不如一個孩子呢”

“這孩子知識淵博,見解獨特啊!將來必成大器。我看好他”

電視大廳

主持人,為了緩解電視臺的尷尬,不得不再找一個話題

“雅虎的楊志遠是臺灣人,你們兩家是如何世交的,相信觀眾朋友們一定會非常感興趣”

這講起來又是一個很長的故事,朱有貴緩緩道來“那是在1939年的冬天,晉察冀根據地。我的父親是129師獨立團團長的通訊官朱鵬,獨立團的團長叫李雲龍,我們只能用化名代替啦。”

“當時晉察冀不單由我軍,還有日軍,偽軍,晉綏軍,中央軍。而楊志遠的祖父就是晉綏軍358團參謀長楊立功”

接下來,朱有貴用了20分鐘的時間,把《亮劍》裡面的故事內容會聲會色的講了出來。

觀眾們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的英雄人物,我軍的指揮官居然是一個耍無賴的痞子。但這又是一個可愛的痞子,敢愛敢恨講義氣。

李雲龍跟楚雲飛,相愛相殺,惺惺相惜。最後都化為了遺憾。

李雲龍去世了,楚雲飛則默默的在海峽那邊觀望。

楚雲飛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回到大陸再看一眼曾經的老對手李雲龍,可惜他沒有等到兩岸恢復的那一天,他只能把他的願望轉達給了副官兼好友楊立功,楊立功轉達給了兒子,兒子帶著孫子楊志遠。在兩岸恢復關係時,也只能找到當年李雲龍的通訊員朱鵬後裔。

兩家人隨後一直保持著聯絡,直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