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了決定,李皓峰當即就回到地下基地,找到了正給五個小狼崽餵奶的火影:“火影,有件事需要你出手。”

“敖嗚嗚……”

“是這樣,我要建一個養殖場,先圈養一批野豬。你去各個山頭召集你們狼族去尋找,要活的,大的小的都要,越多越好。養殖場三天後才能建好,三天後,就把野豬趕回來。”

交代了一番後,火影便出了基地,鑽進深山中,召喚它的小弟們去趕野豬去了。以火影現在的實力,隨便去一座山頭,“嗷嗚”一嗓子,就有無數的狼群前來供它驅使。

隨後李皓峰又畫了一個豬舍的設計圖,交給了父親李泓毅。因為時間太緊,一天就要做出來,正常來講,是不可能的,因為等待混凝土幹,是需要時間的。

所以李皓峰只是設計了一個簡易的豬舍,能遮風擋雨就行,三天就能做好投入使用。

簡易豬舍倒是很簡單,就是先用混凝土,澆築整個豬舍的地梁。等到第二天地梁稍微幹一點,再澆築水泥地。再沿著地梁,用水泥紅磚壘起一個高兩米的圍欄。再在圍欄內,將整個豬舍,用磚牆隔成四排,每排再隔成若干個小的豬圈,再在豬圈的一頭,砌一個豬食槽。

留一排母豬待產的豬圈,隔成了三十個更小的,長三米,寬兩米的豬圈,只能容一頭母豬和小豬仔轉身活動。再鋪設好每一排豬圈排糞便的溝渠就好了,最後再用木頭,在磚牆上搭建一個遮風擋雨的茅草棚頂。

然後再花時間,認真的用鋼筋混凝土,另外建一個堅固的豬舍。

李皓峰經過了解,得知那些富人養豬,都是散養的,就是圈一塊稍大的地起來,然後把豬放進去每天餵食。李皓峰覺得,這黑豬不長肉,主要是因為養殖方法不對,總結了兩大點。

第一:這時候養的豬,還沒有用飼料餵養,沒辦法催髮長肉。所以,需要趕緊研究豬飼料。

第二:豬就要有豬的樣子,豬就應該吃飽了睡,睡飽了吃,才能長膘。活動空間越小越好,空間太大了瞎折騰,一天到晚的瘋跑,拱地面,泥地裡打滾,這成何體統,哪裡還有豬樣?哪裡能長膘?

所以豬舍的設計是很重要的,縮小野豬的活動空間。因為野豬野性強,力氣也大,所以設計的隔間圍欄是二十四牆的,兩米高。

火影的效率很高,當晚就回來了。因為正處於哺乳期,火影不能離開太久。所以它也想早點辦完事,早點交差,好給小狼崽餵食。

接下來的三天,新兵團裡的那些新兵們,終於體會到了,什麼叫做酸爽。

每天早上先來三十里越野跑,接下來就是各種力量訓練,和武藝的訓練。晚上的戰陣和綜合素質訓練。一天下來早晚共有四個時辰是在訓練。很快就有人堅持不住了,第一天訓練結束後,就有一百多人退出了。第二天又退出了三百多人,到了第三天,共退出了八百多人。

李皓峰並未責怪他們,只讓他們養好身體後,只需要完成六成的訓練量,即可回去工坊裡做事。當然,訓練的福利,也只能領取六成。李泓毅他們,並不是很理解李皓峰的做法,前去詢問。

李皓峰的回答是:商衛隊本來就只招兵一千人,需要的是大浪淘沙之後,留下來的精銳。而這一千精銳,是需要保護商隊的。一旦與韃虜的戰爭爆發,甚至還需要上前線戰鬥,不可能一直守護在李家凹。

而讓淘汰下來的新兵,繼續參與訓練,是為了組建李家凹的保衛力量。只要堅持不懈的去訓練,哪怕每天只完成六成的訓練量,到得戰時也能有後備戰力。況且大戰在即,練兵與兵器的鑄造同樣重要。工坊裡需要投入的人力不能少。

而在綿延千里的原始山脈中,無數狼群在山林間飛奔,尋找著野豬。然後成群結隊的將野豬趕到一起。這些野豬,有黑色的,有棕色的,也有棕色黑色條紋交錯的,有長毛型,也有短毛型,各種品種的都有,基本上都是拖家帶口的被趕了出來。

野豬可不好惹,野性強,屬於二愣子型別。雖然只有兩顆獠牙,但衝擊力卻很驚人。遇到招惹它的,不管對方是什麼物種,都敢衝上去撞。因為李皓峰要求要活的,狼群們不敢下死口,所以狼群們為了驅趕這些野豬,也是吃了不少苦頭。

而那些老實下來的野豬,身上多多少少都有傷。不是尾巴被咬掉了,就是瘸著腿,要不然就是少了半個耳朵,總之都還活著。當然,那些負隅頑抗,寧可戰死,也不投降的野豬,自然是進了狼群們的肚子。

三天後,簡易的養殖場建好了,足以圈養六百頭成年野豬。

結束了一天的新兵訓練後, 李皓峰騎在火影背上,飛到原始山脈上空。夜空下的原始山脈雄偉壯觀,彷彿是一頭綿延數千裡的洪荒巨獸,盤踞在大地上。

“嗷嗚……”高空中,火影一聲威嚴的嚎叫,遠遠的傳向山脈深處。

“嗷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