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八方來投 第四十八章 援建九江(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皓峰聞言,神情激動的說道:“不,嶽將軍,將士們不會成為孤魂野鬼,他們有親人,有故鄉。九江郡全境大地,就是他們的故鄉,全天下的堯舜子孫,都是他們的親人!他們不但是為了守護九江而戰,他們還是為了守護漢人的土地而戰,更是為了堯舜子孫賴以生存的土地,和尊嚴而戰!”
李皓峰雙目赤紅,語氣激昂,頓了頓,轉身面向九江郡方向,再次說道:
“這是九江將士們的選擇,這是身為軍人的驕傲,這是屬於英雄的最高榮譽!他們永遠活在堯舜子孫的心中,他們是最神聖的英雄,九江英雄永垂不朽!”
“轟.......”場中眾人,心中彷彿響起一聲炸雷,激動無比!
千古以來,這是他們第一次聽到有人如此評價軍人。嶽珠亮等人第一次知道,原來身為軍人竟然是如此的榮耀!
是的,軍人是驕傲的,是神聖的!不可憐,更不可悲!因為這是他們的責任,這是他們守護的榮耀。
激昂的話語,尚還在眾人耳邊迴盪,李皓峰的聲音卻再
次響起:
“青山處處埋忠骨,
何須馬革裹屍還。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場中之人聽聞李皓峰吟誦的這首《出塞》,渾身劇震,猶如五雷轟頂,腦中一片空白!全都瞠目結舌地看著李皓峰。短短的四句七言絕句,道盡了軍人的使命與歸宿!
“嶽將軍,我們不能讓十萬將士白白戰死!大將軍說對,以防韃虜再次南下反撲,我們務必守好九江城,城防工事刻不容緩!”
李皓峰頓了頓,回身看向高德,說道:“高大人。”
高德趕忙行了一禮,因為答應過李皓峰,對外只說是“大閩學府的內門弟子,並非李皓峰的弟子。所以對李皓峰稱呼自己“高大人”,既不能應,又不能解釋,只能抱拳欠身施了一禮。說道;“爵爺請說!”
"大人,勞煩您親自跑一趟,同蘭虞叔叔借調汀州府軍,護送匠人們前往九江城。將此間事情的利弊,向王上詳細秉明。嶽將軍身上也有大將軍的親筆奏疏為證,大人不必擔心王上會怪罪於你。畢竟兵貴神速,事急從權。
為了防止韃虜再次南下反撲,我只有先派遣我“神農機械”的匠人,先行前往九江城修築城防工事。“
“爵爺放心,雜家曉得!”高德認真的說道。
“爹,此次就從四十萬就江郡的百姓中,挑選三十五歲至五十歲的青壯年前往,應該還能調出八萬人左右。允許他們帶上家眷一起返鄉,同時家眷還能解決匠人們的伙食問題,不需再安排火頭軍了!由您親自帶領汀州府軍,皓朗哥哥協助,護送這批匠人至九江城”
“皓峰,你放心。有爹和你皓朗哥哥在,定保九江固若金湯!”李泓毅把胸脯拍得砰砰作響。
“少爺,乾糧已備好!”這時,官家帶著廚房的師傅們,將剛做好的饅頭油餅等食物,裝好並端了上來。
“嗯!事不宜遲!出發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