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三十幾個五六歲的孩童,經過半年的基礎打磨,身體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已經達到了練習內家拳的要求。正在練習著李皓峰所傳授的“搏拳”。族裡的一百多位宗師高手,則是駐紮在神農衛隊軍營裡,練兵去了。

孩子們雖然年齡尚幼功力不深,但一招一式有板有

眼,已有潛龍之勢。

李皓石在前方帶領著子弟們練習,一邊做著示範,一邊講解著拳經要義。

“肩與胯合”,

“哈!”

“肘與膝合”,

“哼!”

“腕與足合”,

“哈!”

“心與意合”,

“嘿!”

“意與氣合”,

“噫!”

“氣與力合”

“詫”

“以自身為烘爐,納天地之靈氣。

順肢延,走遍體,全身有,不為奇.

兩會一點一垂線,全身體重到湧泉。

無形無相,無根無極。”

“哈!哈!威!”

一遍拳打完,子弟們大汗淋漓。

“原地休息!”李皓石振聲喝到。

李皓石在剛才李皓峰進來時,就已經發現了他們。只是正在授課,中途不能受打擾。吩咐孩子們休息後,便朝李皓峰走來。

“皓石哥哥!”李皓峰朝李皓石打了聲招呼。

“皓峰,你來了!”李皓石抱拳欠身,行了一個師徒禮,李皓峰坦然接受。

“皓石哥哥,這是張欣語,是大強叔的侄女!從今日開始,欣語和晴兒,就和族中子弟一起練武了,你安排一下!兩位姐姐,以後,皓石哥哥就是你們的老師了,可要懂得尊師重道哦!”李皓峰說道。

“是的少爺!晴兒(欣語)見過老師!”二人忙欠身福了一禮。

“好,今日開始,你們就是習武之人了。在咱們學堂,有專門的武者禮儀。像我這樣,右手握拳,左手屈扣拇指蓋掌,寓五湖四海一家親之意。……”

李皓峰見此情形,便靜靜的離開了學堂。他需要回去把學堂新教學模式的改革,繼續完善。

學堂的教學模式雛形有了,接下來就是把整個方案完整化,細節化,最終落地實施。

外門,內門,核心,親傳四個階段的課程安排,教材的制定,也需要慎重的選擇編排。既要能培養出真正的領先於這個時代的棟樑之才,又要符合堯舜大陸現如今的時代文明,不能超越得太過離譜。

換句話說,那就是需要符合國情。你教一個尚未開化的原始人去寫文章,這顯然是扯淡。他們更需要的,是學會更好的捕獵方法,學會如何取火,吃熟食,不再過茹毛飲血的生活。

同理,在這個剛剛由奴隸時代,步入到王權至上的封建王朝不久,天下紛爭不斷的文明時代,你教他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這可能嗎?

人家每天都活在刀尖上,不是擔心會被餓死,就是擔心被韃虜,強人殺死。

他們需要的,是學會如何在這個亂世活下去。而這一切,都建立在,生活在一個擁有強大實力的國家裡。

只有當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真正強大起來,才不會遭受外強欺辱。而一個國家要想真正強大起來,就要關心民生,發展國民經濟,需要全新的管理理念及制度,這就是李皓峰辦學堂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