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皓峰等人,沿著城外的官道,一路飛至城外二十里的上空。一邊觀察地勢,一邊選擇最好的陷阱佈置地點。從城門處到這裡,地勢都相對平緩。雖然一路有山川阻隔,使得道路蜿蜒曲折。但眼下是一片地勢較低的開闊地,方圓足有六七里地。

因年前的那場暴風雪,以及年後連續十來天的春雨,使得山上的溪流水位暴漲。四周山上的溪流,全部匯聚到了這塊較低的開闊地,沖刷出來一條新的河流,將這塊開闊地分割成了兩半。已有十幾日未曾下雨了,所以河裡水位也很低,縮減成了一條不到一丈寬的小溪流。

“爹,這裡地勢開闊,其中又有溪流水源,最適合大軍駐紮。孩兒預計,韃虜應該會在此地紮營,修整後再攻城。”李皓峰稍作思考後說道。

“嗯,皓峰你所料應該不差。這裡離城門只有二十里,以鐵騎的速度,一刻鐘便到。確實是最好的紮營之地,依你看我們該怎麼做?”

“現在還沒好的辦法,我們兵分三路,皓水哥哥,你一向機智,現在給你一個任務,你和皓朗哥哥兩人,沿著官道,一直往贛州方向查勘地勢,以及偵查敵情。如遇敵軍不可靠近,預防敵軍有聖境強者在,用望遠鏡偵查即可。”李皓峰叮囑道。

“爹,您和皓石哥哥和皓鑭哥哥,三人以此地為準,向外勘察地勢。”

“好!”說完三人便朝三個方向飛去。

“火影,咱們往回走,在官道上佈置鐵蒺藜。”

說完一人一狼抬起兩車鐵蒺藜,就往來路飛去。自城門外五里處開始,山林密集。地勢最寬的地方,寬度也只有十幾米左右的樣子。騎兵軍團在這樣的道路環境下,根本跑不起來,除了比徒步快一點,其餘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因為馬走的慢,在這裡撒鐵蒺藜,顯然沒什麼效果。韃虜完全可以停下來,清理掉鐵蒺藜之後再繼續走。

只有城外五里處開始,到城門處,稍微開闊一些,但寬度不到三百米。

“就從這裡開始吧,隔個三百米撒一波,給韃虜們玩點刺激的。”李皓峰嘴角勾起點弧度,狡黠的說道。

騎兵衝鋒,需要一定距離方能形成威勢,需要所謂一鼓作氣勢不可擋。

韃虜的騎兵戰術較單一,但很有效。兩軍對壘,輕騎兵列隊衝鋒,仗著戰馬的速度,及靈活機動性,在對方陣前迂迴拋射。打亂對方陣型後,穿插於對方戰陣薄弱處,將對方陣型衝亂分割開來,然後再利用強弩迂迴拋射。

重騎兵連人帶馬都披重甲,就像重型坦克,缺點是速度慢。一般都是在輕騎兵將敵方戰陣分割開後,進行衝陣絞殺。

騎兵衝鋒不只是衝鋒一個動作。整個衝鋒過程分為整隊——快走——慢跑——加速跑——全速衝刺——整隊。

整個衝擊過程,如果陣型排開,需要三里地距離左右,單單全速衝刺這一個動作,根據條件不同,在三十米到一百米之間,極限情況下會突破一百米,但不到五百米。超過五百米,戰馬會死在衝鋒的道路上。

西城外的地形,不足以讓韃虜四十萬敵軍排開陣型,只能分成小型戰陣,分段式進攻。

只要長汀溪的守軍不出城列隊迎戰,依靠堅固的城池鎮守,那騎兵就只能在城下迂迴拋射。要想入城,必須下馬變成步兵。

而長汀溪的城牆異常高大,且內部中空,守城將士們不需要全部暴露在城牆上,可以在半空進行阻擊。如果佔據城池堅守,這仗還能多堅持些時日。

但縮在城內不出來,自然得不到韃虜戰馬,再加上韃虜有四十萬大軍,就是用人海戰術,用人命去填,攻破城池也是必然的事情。

在城內等死,這顯然不是李皓峰的風格,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在敵軍攻城之前,讓敵軍儘可能多的損失一些戰力。

而李皓峰選擇在這裡開始佈置鐵蒺藜,有他的想法。這裡地勢較開闊,雖然不足以展開陣型,但在肉眼就能看到城池的情況下,定然會加速行軍。只要對方戰馬跑起來,鐵蒺藜就可以發揮作用了。

李皓峰飛在官道上空,算準了騎兵大概開始加速跑的這段距離,就像農業飛機撒農藥似的,每隔兩三百米,就在官道的不同地方撒落鐵蒺藜。最先開始是整段一百米的道路上都撒上。隔兩三百米後,或是在左邊撒,或是在右邊撒。一直將十二車的鐵蒺藜都撒完,也到了城門外三里處。

十幾萬的百姓們,正在蘭虞的帶領下,熱火朝天的挖著陷馬坑。每個坑長寬有兩丈左右,深一丈,坑底插滿了削尖的竹筒。然後再鋪上一層一指厚的薄木板,撒上泥土作為偽裝。

每兩排陷馬坑如犬牙般交錯,使其沒有遺漏處,隔個二百米左右再挖。一直到城外三百步開始,全部挖滿了陷馬坑。

因為神臂弓的最大射程是三百步,也就是四百五十米左右。這時候,陷馬坑的作用,就是儘量減緩韃虜的衝鋒速度,以及阻斷騎兵迂迴拋射的路線。只要戰馬跑不起來,那神臂弓的威力就可以完全發揮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