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蔡向東也是忍不住驚訝的看向張起航,想要了解的更多一些。

「是,」張起航接著說道:「除了打造了一支優秀的審計和監察團隊之外,我們還採取了「教育+預防+打擊」的三位一體的反腐模式,讓腐敗無處遁形……」

「「教育+預防+打擊」的反腐模式?」唐長浩立刻說道:「這個你仔細說說。」

「好的,」張起航應了一聲,說道:「首先說這個反腐教育的引導,我們著重做了兩方面的工作

,首先,為了提升集團全體幹部職工的廉潔認知水平,築牢大家的思想道德防線,我們針對全體幹部職工不同職業生涯的階段,分別設定了匯入教育、晉升教育、專項教育,並透過培訓、崗前測試、影片教學、拓展活動等形式開展,提升大家的職業道德素養和預防腐敗能力、認識到如果自己腐敗了,會對公司、給自己造成什麼樣的後果與危害;

其次就是監督預防:集團對所有的崗位進行識別,對於那些可能存在腐敗風險的領域和崗位,透過完善制度流程,實現多方參與、過程監督;同時,透過履職評價、內部審計等方式暴露對內和對外業務風險漏洞。

這是在內部,在外部,這些年來,我們集團一直在堅持打造透明全產業鏈,所有與我們華騰集團合作的配套與合作單位,必須與我們簽訂《陽光協議》,承諾誠信合作,堅決打擊行賄、受賄等各種違規行為;

此外,藉助現在的網際網路技術,我們集團搭建了「陽光誠信自助系統」,對不誠信企業和個人進行甄別,規避其中的人情和腐敗風險,幫助企業淨化合作環境。

在公司的中高層以上領導層面,除了您知道的高薪待遇之外,我們還對高管層的廉潔行為的規範和管理做出了更高、更嚴、更細緻的管理要求,比如敏感資訊備案等,各級管理部門均實行「一崗雙責」,對下屬員工的廉潔工作負有直接管理、教育和監督責任,凡是因廉潔管理不到位而導致腐敗事件發生的,管理者需承擔相應責任。

對於分配到採購、招標等重點廉潔崗位的人員,實施定期崗位調動,上崗前簽訂「廉潔承諾書」,重點崗位人員到期必須輪崗,防止任期過長出現腐敗行為。

為了保證以上這些制度能夠得以最大程度的實施、並且對相關人員進行監督,也是為了維護公平、公正、簡單、透明的工作環境和合作環境,公司建立多種舉報途徑,並鼓勵員工及相關方針對各種硬性/軟性腐敗問題進行舉報,公司紀檢部門接到舉報後會第一時間進行調查、反饋,一旦發現,從嚴從重處理。

我和馮國慶馮書記還向全集團幹部職工公佈了只有我們兩人掌握密碼的舉報專用電子郵箱,如果大家發現自己之前的舉報沒有作用,可以直接向我和馮國慶老書記進行舉報……」

說到這,張起航也不禁有些感慨:「其實真正起到了作用的,還是讓下面的同志意識到我們是在「玩真的」,自打我們這套《廉潔體系制度》實施以來,一開始確實有人不相信,總覺得自己「有關係」、不在乎,但我和馮老書記頂住了壓力,上至高管,下至普通員工,一視同仁,對違反制度的依據制度嚴肅處理;違反刑律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將不誠信經營的合作方列入腐敗黑名單,重點監督或全集團禁止合作……

這些年來,被我們送進去的高管人員超過20多人,列入黑名單的合作企業超過10家,現在,整個集團內部沒有人再敢懷疑我們在反腐上面的態度與決心,集團的風氣也得到了極大的好轉,而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打擊軟性腐敗。」

「軟性腐敗?」

第一次聽到這個詞的唐長浩和蔡向東,頓時齊齊的一愣:什麼叫軟性腐敗?

張起航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釋道:「「軟性腐敗」是老馮書記針對傳統的收受賄賂、徇私舞弊等方式提出的一個全新的概念,他認為不僅收受賄賂、徇私舞弊等行為是腐敗,那些在工作當中不作為、當「老好人」、推諉扯皮、漠視問題等影響企業運營的方式也是一種腐敗,只不過與傳統腐敗方式不同的是,這種腐敗更隱蔽,也更不容易被人察覺,如果說傳統的腐敗方式是硬性腐敗的話,那麼這種腐敗就是軟性腐敗,也是需要對其進行嚴厲打擊的,現在我們正在摸索如何處理和應對這種軟性腐敗的問題。」

聽了張起航對軟性腐敗的解釋,唐長浩簡直就是心有慼慼:政府機關和單位裡面,最不缺的就是這種「軟性腐敗」了,他忍不住點頭道:「「軟性腐敗」這個說法說的好啊,小張,你回頭把你們集團如何應對「軟性腐敗」的措施給我一份,另外,你們這邊在應對「軟性腐敗」方面有了什麼新的進展,也及時向我彙報。」

「是。」

張起航急忙點頭。

唐長浩接著問道:「這麼說來,你們是準備將華騰工業集團的這套審計與監察制度移植到重汽集團去使用?」

「是,」張起航應道:「對於那些犯了錯的同志,肯定是要進行嚴肅處理的,不過蔡董和我都覺得,鑑於這個事情的規模,對於那些犯錯比較嚴重的同志肯定是要從嚴從重進行處理,但對於那些問題相對沒有那麼嚴重的同志,是不是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所以我和蔡董想向領導您求個情,這次的事情,能不能以「懲前毖後,治病救人」以及「以此為鑑,加強集團的現代管理制度建設,改人治為法治」為處理原則?否則整個重汽集團今後的生產經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可能好幾年都緩不過來。」

「……」

唐長浩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沉默了起來。

看到沉思的唐長浩,張起航還好,蔡向東不免就緊張起來。

在張起航和蔡向東的注視下,好一會兒,唐長浩終於點頭:「既然你們這麼說了,這個面子可以給,但是向東同志、起航同志,一年之後,省裡可是要對你們的工作進行檢查的,你們敢不敢給我一個保證?」

檢查什麼?

當然是重汽集團在反腐以及審計、監察等制度建設方面的工作成果,如果成果斐然,那這件事就算是過去了,大家今後一切往前看;可如果檢查的結果不理想,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別怪省裡跟你們翻舊賬。

到了這會兒,張起航和蔡向東還能說什麼?他們還有猶豫的餘地嗎?兩人當即重重的點頭:「請領導放心,回去之後,我們一定加強審計制度和監察制度的建設,將重汽集團打造成一家值得信任的龍頭企業。」

唐長浩微微頷首。

談話進行到這裡,唐長浩已經很滿意了:在他看來,相對於處理重汽集團的那些貪汙分子,華騰工業集團搞的這套審計和監察制度才更是值得在國企內部推廣的。

看到唐長浩的反應,張起航也是暗暗鬆了一口氣。

有兄弟疑惑了,為什麼張起航都已經擔任了重汽集團一年多的常務副總經理,卻沒有進行審計制度和監察制度的建設,這其中的原因其實不用多說,不管是蔡向東還是唐長浩都明白:時機不成熟。

在這次的事情沒有爆發出來之前,張起航如果敢將華騰工業集團正在實行的這套審計制度和監察制度搬過來,非但不會得到任何的支援,反而還會讓張起航陷入孤家寡人的悽慘局面,但現在不一樣了,發生了這種塌方式的情況,省裡的耐心已經所剩無幾,任誰敢反對,那就是被調查的物件:你為什麼不支援進行審計工作和監察工作的建設?難道是怕耽誤你給自己撈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