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6章 真正跨時代的理念(第1/2頁)
章節報錯
看完了第一輛車,江河低聲向石振問道:“小振,你覺得這個車怎麼樣?”
“很好,我很喜歡,”大概是覺得自己的話有些空泛,石振想了想,說道:“這麼說吧,這是一輛看到的第一眼就能夠吸引住我的眼睛、並且有種強烈的想要買下他的衝動的摩托車,只要價格合適,我相信這款車一定能夠吸引很多的年輕人。”
石振有這樣的想法一點都不奇怪,將2020款的宏達CB650R拿到2007年的當下,那視覺衝擊力是一般人能夠抵擋得了的?更別說還去掉了CB650R那讓人看著格外彆扭的底置排氣,轉而變成了CB1300那種令人印象深刻的、碩大的不鏽鋼排氣,在2007年的當下,這種粗大的不鏽鋼排氣無疑是最吸引年輕人的。
江河點點頭,有了石振的這番話他心裡就有數了,點頭道:“咱們看看下一頁。”
翻開下一頁,江河就輕輕的“咦”了一聲。
不同於之前的第一張效果圖,第二張效果圖上面的這輛摩托車的發動機的安置方式實在是太特別了!
第一張效果圖上的那輛摩托車,發動機缸體只是微微前傾,但第二張效果圖上的這臺發動機,前傾的幅度相當大,大到幾乎與採用臥式氣缸的彎梁摩托車相比了,但相比於老百姓常用的彎梁摩托車不同,這輛摩托車很顯然不是萬輛,效果圖現實這是一輛再正常不過的跨騎摩托車,甚至有些拉力車的元素,半包圍樣式的車頭整流罩將油箱和車頭連線在了一起,整個效果圖就是一輛標準的拉力車。
在效果圖的下面,還有一副搭載了發動機的車架效果圖,透過這張效果圖可以清楚的看出來,因為發動機採用了類似於彎梁車的設計,油箱下面有著巨大的空間,也就是說這是一輛定位於長途摩旅的拉力車?
就在江河心中疑惑之際,石振指著第二幅效果圖的後部,驚訝的道:“這個位置是什麼?”
那是……
江河順著石振手指的方向看過去,這才注意到在車架的後方,也就是摩托車坐墊下放的位置,有個不規則的整體塑膠結構,看上去似乎是個油箱,甚至頂上還有一個類似於油箱蓋的設計……
油箱怎麼會在這裡?
油箱在這裡的話,效果圖上,發動機上面那麼大的油箱又是怎麼個情況?
難道是雙油箱設計?
可也沒有那個必要啊,一輛民用摩托車而已,前面的郵箱已經過大了,裝個小20升汽油沒問題,還有必要單獨在設計一個小油箱?而且看著效果圖,小油箱的容量也不算小,估摸著也能有個10多升……
兩人對視了一眼,都覺得這個設計有些莫名其妙。
石振忍不住小聲道:“江總,難道張總設計的這個車是定位於長途拉力的?加滿油能跑七八百公里?”
他就差“有那個必要嗎?什麼摩托車需要跑七八百公里不要加油、同時七八百的距離沒有加油站啊?”這話說出來了。
江河也有同樣的疑惑,但和張起航合作了這些年,江河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對於自己看不懂的東西,直接問就是,千萬別猜。所以面對和石振同樣的疑惑,他直接向張起航問道:“張總,您設計的第二個車,怎麼有兩個油箱?”
張起航一聽就知道江河問的是什麼,他應道:“原本油箱的位置,我設計成了一個可以容納標準全盔的儲物箱,後輪上面、坐墊下面的那個才是油箱……嗯,下一頁有儲物箱開啟的效果圖,你們可以看一下。”
原本油箱的位置竟然是儲物箱?
張起航的話,讓江河和石振齊齊的一愣,隨即趕緊翻到了下一頁。
果不其然,下一頁是一張俯視視角的效果圖,一個標準的全盔被放進了原本應該是油箱的儲物箱裡面,這個設計……
“妙啊!”
石振眼睛一亮,興奮的道:“相比於踏板摩托車,跨騎摩托車最大的痛點就是沒什麼儲物空間,想要增加儲物空間,就要額外增加儲物箱,很多車友覺得增加的這個儲物箱破壞了整車的協調性和美感,感覺像是個摩的師傅,可沒有儲物箱吧,還擔心自己的頭盔被人偷了……畢竟一頂好頭盔也不便宜,動輒上千,被人偷了還挺心疼的,有這麼一個儲物箱,就方便的臺多了。”
現在,石振完全能夠理解為什麼這臺摩托車的發動機前傾的這麼厲害了:一切,都是為了給這個儲物箱騰出空間,而這個儲物箱的出現,也完全顛覆了此前“跨騎摩托車不能自帶儲物箱”的說法。
“呵呵……”
石振的話一出口,張起航和江河一起笑了起來,江河更是道:“這個儲物箱的設計確實挺好,至於排量,我看看啊……800CC?”
除了排量之外,還有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63馬力,77牛·米。
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數字總讓江河覺得有種莫名其妙的眼熟。
石振也是同樣的感覺,他皺著眉頭道:“我怎麼覺得這幾個數字很熟悉……”
張起航笑呵呵的道:“不用覺得熟悉了,這就是咱們凱越上的那臺1.6自吸發動機,砍掉兩個缸之後的引數。”
看到這裡,很多對摩托車車友對於這臺車的原型應該心裡有數了,沒錯,就是宏達的第一代NC車型:NC700。
2010年,宏達摩托決定研發一款全新的中量級摩托車,這款全新的中量級的要求是“這是一輛充滿騎行樂趣;方便好騎;低油耗;價格平易近人的全新概念中量級摩托車,要讓騎行迴歸原有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