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鐵木真見狀則是大喜,在這個緊要關頭,臨安軍還敢調走兵力去西北。

這就說明那邊的情況大好,只要吐蕃贊普開啟局面,自己這裡就遲早能發現漏洞。

又或者那邊的戰事結束後,乾朝的防線被攻破,臨安軍甚至會主動退出燕雲,然後以襄陽為點,駐守長江以南。

當然,該打的仗還是要打,不能光等著吐蕃贊普那邊,這邊也要給岳飛和臨安軍必要的壓力。

二十萬鐵騎直撲燕雲,他親自指揮,或強攻,或偷襲,兵分四路。

給臨安軍造成了不小的壓力,當然這個壓力多少也有些演的成分在裡面。

就臨安軍的準備,區區二十萬蒙人還不足以讓他們感受到任何壓力。

但是岳飛的命令是,必須演出一副士氣不高,但又準備充足,死命防守的姿態。

這可就難為住一群大佬爺們了,他們哪裡會演戲,若要說殺人他們當仁不讓,但是演戲這玩意,完全不會啊。

最後還是軍中有人說,不是說準備充足嗎?火炮不要錢的放不就成了?

至於士氣不高,堅守不出就行,蒙人難道還會爬上來看你們表情?

他們又沒有望遠鏡,如何看得見士卒們的表情。

這個主意一出,臨安軍上下立刻奉為經典。

於是,蒙人每次的進攻,必然面對的是城牆之上密密麻麻的炮彈轟擊。

哪怕他們死再多,陣形再亂,臨安軍也堅守不出,就拿大炮弓弩在城牆上覆蓋式的打擊。

這可就哭了蒙人的攻城部隊了,弩弓還好,可以用鐵盾防守,但是炮彈這玩意,落下來就是一個大坑。

更不用說那些開花*彈之類的,一個炮彈就是一大片死傷。

想要蟻附攻城,除了用大批的人命填,再無其他辦法。

而且在得知蒙人有火藥的情況下,臨安軍早就在城外挖了許多壕溝,並在裡面佈滿了火油罐子。

一旦有人靠近,必然就會出現神箭手用火箭引燃。

然後一個個的火油罐子爆炸,形成了一條條的火溝。

帶火藥想來炸燬城牆,那是痴人說夢。

不炸傷自己人就算好的了,還想炸城牆?

即便是夜晚,蒙人想趁夜色偷襲,可憑藉早就準備好的火油,這些火溝就是燒上三個月都沒有問題。

這樣一來,所有的蒙人便犯起了難。

紛紛請示鐵木真,而鐵木真在得知這些之後,只是面色有些鐵青。

而後便下令以佯攻居多,有機會就進攻,沒機會,便拖延時間。

現在雙方的主要目的,其實都在拖延時間。

想等著西北那邊的戰事結果出來,岳飛為了配合鐵木真,不引起他的懷疑。

甚至下令讓臨安軍出擊過幾次,想以強硬的姿態打退對方。

給鐵木真一個錯覺,就是讓他以為這邊想盡快打退蒙國,從而去支援西北。

那種焦急的心態被他演的惟妙惟肖,自始至終,鐵木真都沒有發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