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些城的戰爭,最終還是無可避免的爆發了。

在明知道後背有琉球軍的情況下,那些貴族們仍舊抱著拼死一搏的決心發動戰爭。

讓他們與奴隸般的平民百姓平等,這種生活,不是他們嚮往的生活。

貴族,就該有貴族的特權,就該凌駕於普羅大眾之上。

他們從普通百姓,拼死拼活成為貴族,又從新貴,一路打拼到現在,將王庭推翻,所謂的,不就是過去做夢都想成為的老舊貴族嗎?

我們終將變成以往自己所厭惡的那種人,這話說的一點毛病都沒有。

用在這群新貴身上實在是再貼切也沒有了。

新貴集團八萬餘大軍,守城軍三萬餘,外加八萬百姓。

琉球軍不緊不慢的在趕路,秦凌雲的命令,讓子彈多飛一會,起碼得打個十天半月再進場。

他想讓邏些城的百姓們多感受一下戰爭,多體會這種自己親身參與,最後戰而勝之的感覺。

贏得有多艱難,往後他們便會有多珍惜這種來之不易的和平。

若是剛開打琉球軍便入場,那之前所做的一切,又有什麼意義。

所以,當琉球軍趕到邏些城外,對新貴集團進行打擊的時候,戰鬥已經持續了半個月時間。

秦凌雲說的十天半個月,琉球軍就卡點踩在半個月的時候準時出現。

城中的八萬百姓,幾乎人人都有上過城牆防守。

在危機的時刻,敵人甚至同時開啟了三個缺口。

但是又被頑強的守軍,奮勇拼搏的百姓給頂了回去。

八萬民兵經過半個月的時間,死了萬餘,傷者不計其數。

但也是這半個月時間,對於這些從未拿過武器殺過人的平頭百姓來說,成長是巨大的。

毫不誇張的說,此戰過後,若是這些人參軍,立即就能成軍。

戰鬥遠比秦凌雲估計的要慘烈得多,尕喳爾親上前線,帶著手下奮勇殺敵。

最後被流矢所傷,不得不在親兵的阻攔下,退下了火線。

連最高指揮官都上了城頭受傷,就能知道戰鬥有多驚險了。

不是守軍太弱,而是城外的新貴們如同發瘋了一般的進攻,不顧損耗的攻城。

八萬餘人,半個月時間,就有半數戰死在城牆之下。

而尕喳爾的損失更大,為了保住這些平民百姓損失不過大,三萬多的守軍此時只有數千人還站在城牆之上。

但同時,他的收穫也大。

城中所有人都看到了守軍為了保護這些民兵所作出的一切。

期間有無數感人至深的一幕發生,這些也許現在還不為人所知,但是秦凌雲派來的記錄官將其都一一的記錄下來。

以秦凌雲的尿性,這些事蹟定然會被流傳出去,而後廣為人知。

甚至編寫成話本,或者以話劇的形式,散播至吐蕃各地。

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琉球軍的到來,讓尕喳爾和城內的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無數人湧上牆頭,看著琉球軍以碾壓之勢鎮壓新貴集團。

震天的歡呼聲響起,關閉許久的城門洞開,尕喳爾帶人出城迎接王師。

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琉球軍拒絕了進城,只是在城外駐紮了三天之後便帶著俘虜離開。

自始至終都沒有理過尕喳爾和城內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