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一個軍人該呆的地方,不用考慮什麼朝堂的勾心鬥角,每月的軍餉按時足額髮放。

到了夜晚,還有各種課程,以及娛樂活動。

可是,他們不是大理人,也不是琉球軍。

他們是乾朝臨安軍的骨幹,來這是為了學習,是為了回去之後加強臨安軍的戰鬥力。

他們還有國要保護,有家要護持。

再是不捨,也不得不離開,回到本應屬於他們的地方。

琉球軍中為他們舉行了一次送別會,秦凌雲沒來,他不喜歡這種場面。

來的是彭巍,那一夜他們都喝得酩酊大醉。

第二日天還沒亮,岳飛等人悄然離去。

他們沒有返回長安,而是直奔燕雲地區,與臨安軍會合。

岳飛在最後一封奏摺中,向王珏索要了大量的物資,並向他申請臨安軍擴軍。

招募範圍就在守邊的三軍之中,挑選各軍的精銳組成。

而後由他親自帶人操練,就在燕雲地區訓練出第二隻臨安軍,或者說是琉球軍的翻版。

王珏收到信件後沉思了許久,最終在權衡利弊得失之下,答應了岳飛的所有請求。

而後戶部工部在三司的調配下,各種物資盡數運往北方前線。

臨安軍擴軍的聖旨也被送往了燕雲。

甚至是岳飛人還沒到燕雲,聖旨就先到了。

無數人翹首以盼的等著岳飛的到來,大家都想加入臨安軍。

不單單是那讓人垂涎欲滴的薪資待遇和從不克扣軍餉的上官,最主要的是臨安軍幾乎就沒敗過。

但凡出動,每戰必勝。

而且他們的戰損率,可以說是最低的。

除了當初在襄陽的那一戰,臨安軍就是無敵的代名詞。

加入這樣的一支軍隊,升官發財那是遲早之事。

各種戰功可以預見的拿到手軟。

就在一片期望之中,岳飛等人終於趕到了燕雲十六州。

他們的到來,立即受到了所有軍中將領的熱烈歡迎。

尤其是岳飛,王珏為了他,不惜肅清朝堂,一片片的高官落馬請辭,可以想象得到,這位在皇帝的眼中,簡直比親兒子還要親。

如此受寵的程度,冠絕古今。

不巴結他,哪還巴結誰?

岳飛一見這架勢,從入了燕雲之後緊鎖的眉頭就沒有鬆開過。

都大敵當前了,這些人還在想著如何逢迎討好上官,卻不想著如何才能有效的阻擋敵人進攻。

他對這種現象簡直是噁心至極。

推掉了所有人的邀請,只帶著一起趕路的兄弟一頭扎進了臨安軍的大營之中。

所有人的求見,除非有要事,否則一概拒絕。

在臨安軍的軍營之中待了三天,所有臨安軍中高層都被他叫到一起。

整整開了三日的會議,全都是關於如何擴軍,擴軍之後的訓練事宜。

一條條的過,一項項的表決。

最終,一套完善的方案被他拿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