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從火炮演變成手持的火銃,那麼將來為何不能越來越輕盈,使用越來越方便呢?

尤其是,他已經在琉球軍中見到了火銃2.0版,燧發槍的出現。

只知道拿著刀槍拼殺的日子已經過去了,騎在馬上引以為豪的騎射,在火銃的面前,幾無絲毫還手之力。

而一名火銃兵的形成,也許只需要短短的月餘時間。

但是一名騎射高手的出現,需要從小培養,不斷的訓練,十數年甚至數十年如一日的打磨。

這種訓練成本對比之下,高下立判。

難怪琉球軍一直保持著十萬出頭的兵力,即便是大理如此富有,也從未選擇過擴軍。

有了如此利器,只要秦凌雲想,短時間內就能拉出一隻數十萬人的大軍。

從一開始,秦凌雲就預見了未來戰爭的模式變化。

他根本不需要用傳統的那些方式去練兵,只需要持續不斷的保持著科技上的領先,一直不斷的研發出更加優秀的武器。

便能一直立於不敗之地,所有敵人都不敢掠其鋒芒絲毫。

到了這個時候,岳飛才真真正正感到了秦凌雲的高瞻遠矚。

從最初的琉球軍利用火藥,熱氣球等先進武器對蒙人進行降維打擊。

到此時蒙人開始研發火藥,他們則努力改善火炮與火銃的優越性。

大家的出發點都不一樣,根本不是一個平行線上的。

若是秦凌雲想,輕易就能掀翻乾朝的統治階級,橫推了鐵木真。

但是他卻始終穩如泰山一般的窩在這大理之內,偶爾也許能出手幫忙,但絕不大範圍的參與他國戰爭。

岳飛也就這個問題做了請教,秦凌雲給出的答覆是。

“我為何要這麼做,我本閒人,有那功夫讓我的軍隊去參加這些沒有意義的戰事,何不如多花些精力發展自身?”

“不論是乾朝也好,金國也罷,他們自己都不能努力奮鬥,奮起直追的拼盡全力保護自己,我何必要去捍衛他們?”

“我是有能力推翻現有的一切?可是那又如何?我現在的日子過得很舒服,我將我所知道和掌握的知識都傳播了出去,在這大理生根發芽。”

“後人提起我來,說不得要豎起一根大拇指誇讚兩句。那不比徹底佔領一個國家來的舒服爽快?”

“我在大理弄的這一切,其實都是能複製,能學習的。只要乾朝虛心求教,放棄儒家獨大的思想,傳播各種學科,讓百花齊放,其實這一切都不難。”

“可是他們做了嗎?腐儒誤國,並不是空談。報守著前人的幾本破書,研究了上千年的時間,還在那裡皓首窮經,還微言大義。”

“不能與時俱進,共同進步,那就要一直落後捱打。”

“我大理珠玉在前,走在時代的最前端,就像一盞指路明燈,指引著乾朝前進的方向。也如一根掛滿倒刺的皮鞭,不斷的鞭策著乾朝,落後,就會要捱打!”

他不鹹不淡的說出這一番話,讓岳飛終於明白了秦凌雲心裡所想的更深層的意義。

大理,就是他用來做的模範,是做給乾朝看的,做給王珏以及那些大臣看得。

他是想讓乾朝的大地上,從此不再是儒家一家獨大。

他想讓百家齊鳴再現中華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