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雷的每一步動作,幾乎都被彭巍算計到了,從一開始選擇交戰場地起。

蒙軍就陷入了他佈下的陷阱之中,固有思維,輕敵,這些對手的弱點被彭巍看得很透徹。

正是利用了這些,才導致從交戰開始,蒙軍幾乎一步一步的在邁向深淵之中。

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彭巍對於蒙軍算是瞭解頗深。

除了鐵木真的臨戰指揮卻是強的不像話之外,其他蒙國將領他不認為自己比誰差。

而反觀拖雷,對於琉球軍的瞭解還僅在上次遼東一戰之中顯露出少得可憐的資料。

而且吐蕃聯軍也並不是他想象中的弱雞,常年以劫掠為生,並且在高原之上不時就會爆發戰爭的國家。

其戰力如何會弱?也許比不上他蒙國,但再弱也弱得十分有限。

以大理的裝備武裝他們,完全能將這個差距給補足。

所以,正面交起戰來,吐蕃聯軍此時是完全不虛蒙軍的。

拖雷很快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也明白自己犯了多大的錯誤。

輕敵,是他此戰犯下最大的錯誤。

太輕視吐蕃人了,所以他在前軍陷入危局之後毫不猶豫的下令讓大軍從吐蕃人身上找機會。

而彭巍也丟出了四萬誘餌裝弱雞給他看,讓他進一步確定自己的看法,吐蕃就是弱雞。

結果,他將手中最後的牌也給一股腦打了出去,想玩一次一波流,橫推了吐蕃人和琉球軍。

可真正當兩翼的蒙軍殺至吐蕃人面前時,才知道自己面對的根本就不是想象中的綿羊,而是一支支惡狼。

雖然戰力上蒙軍看起來像猛虎,但武裝到牙齒的吐蕃惡狼對他們絲毫不懼,與其瘋狂的展開了廝殺。

並且那四萬被拖在原地的吐蕃人此時也分出一半人馬,在一旁狠狠的一刀插進了兩翼蒙軍的心腹之中。

到得此時,這場戰爭基本上可以說是大局已定,拖雷帶著三千親衛站在遠處渾身發冷。

他唯一慶幸的是自己沒有親自帶領大軍衝鋒,不然此刻怕不是已經成為了刀下亡魂,又或者是階下囚。

戰鬥只持續了兩個時辰,蒙軍便以絕對的劣勢鳴金收兵,吐蕃人和琉球軍奮力追殺堵截。

戰後拖雷只收攏不足兩萬蒙軍逃離戰場,而其餘蒙軍在彭巍早有準備的指揮之下被分割成數塊,死的死,傷的傷。

此戰殺敵三萬餘人,俘虜三萬餘人,不可一世的蒙國自踏上西邊土地以來,首次遭遇敗北,並且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拖雷逃走後不久,彭巍親率八千琉球軍外加兩萬吐蕃人立即展開追擊。

其餘人留在原地休整並看守俘虜,隔日再拔營跟隨。

就在拖雷領著敗軍往回趕之時,陶五成已經帶領兩千琉球軍悄然的到達了蒙軍的大營之外。

留守在此的一萬蒙人分散的極開,看守幾十萬奴隸只用了五千人,剩餘下的五千人全數守著那一萬的人才和劫掠來的財物。

陶五成等人幾乎是如入無人之境的殺入大營之中,用最快的速度解決了守著財物的五千蒙人。

在火銃的面前,這五千人幾乎毫無抵抗的就被解決。

然後陶五成又讓通譯去鼓動被擄來的人們造反,看著自由就在眼前的奴隸們幾乎是瞬間就被說服。

剩下的五千蒙人頃刻間便死於人民的海洋之中,而後陶五成將蒙軍大營之中的糧倉開啟,任由奴隸們洗劫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