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很快,託雷就發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

若當真是琉球軍,如此大的動作不可能瞞得住天下人。

尤其是鐵木真,他必然會派人通知自己撤軍或是給予其他指示。

但從頭到尾託雷就沒收過來自蒙國的書信,這就很好的說明了一個真相。

來人,不是琉球軍,至少不全是。

吐蕃,大理!

來的是吐蕃人!琉球軍恐怕有少數夾雜在其中,與當初的遼東一樣,這是想以最小的代價來讓蒙國付出慘重的損失!

越想,託雷便越覺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否則,除非是鐵木真放棄了他和這十萬大軍,不然蒙國在得知琉球大軍西進之後不可能一點動作也沒有。

加上這一路身後這隻軍隊從容不迫的樣子,一直緩緩的在後面跟隨,這是在整合吐蕃人!在練兵!

只有來的真實吐蕃人,鐵木真才會毫無顧忌的放他們西進。因為他知道,吐蕃人不會是託雷的對手,來十萬人只是送菜罷了。

有了這一結論,託雷瞬間便來了精神。

吐蕃人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即便是秦凌雲親自領軍,他託雷都有足夠的信心與之一戰。

至於夾雜在其中的琉球軍,能有多少?五千?還是一萬?

當初在遼東,那數千琉球軍還不是被我蒙國鐵騎給攆得狼狽而逃?

“傳令,扎哈部兩萬人為前軍向前五十里突進,若發現敵人不許冒進,立馬傳信於我,並與敵人展開周旋!”

“傳令,魯爾部一萬人看守所有奴隸與財寶,並充當後軍。”

“兩翼展開三十里,與中軍一起,緊隨前軍而去。”

一條條命令從託雷口中傳出,並不時的指著堪輿圖上的地形,安排一支支千人隊為斥候去探查。

與大理人過招,怎麼謹慎小心都不為過。

託雷將自己想到的所有可能性都做了安排,所有對方能藏兵或者想伏擊的地方都派出了隊伍去查探。

即便是千人隊全滅,他也覺得值得。

只要發現有異常,就會迅速作出調整。

這一次,他要堂堂正正的與大理來人過招,在正面戰場上與之對決。

根本不給徐寅等人一點可以出奇兵的機會。

豈不知,這也正是徐寅想的,一萬琉球軍居中,周圍全是吐蕃人護衛。

一萬火銃的三排輪換式射擊,正面硬鋼他一點都不虛蒙國。

吐蕃人的作用不過是防止對方從左右兩翼突進方陣而已,他們是人牆,是工具人來的。

真正殺敵的,還是得琉球軍親自來。

蒙國的前軍在突進五十里後,彭巍這邊也往前走了不少距離。

兩軍此刻隱隱都能見到彼此,無數的灰塵被揚起,彷彿似兩軍那沖天的煞氣,讓人一看之下隱隱有著驚懼之感。

他們中間的這塊平原地帶,不久的將來便會成為血流成河之地,被無數人的鮮血給染紅。

而這塊地方,是彭巍在兩日前便算計好的,作為兩軍的交戰之地。

這也是為什麼他突然下令動手斬殺蒙國斥候的原因,為的就是引託雷率軍前來。

在這裡沒有任何可以埋伏的可能,也最適合騎兵突進作戰,可以說是為蒙國量身打造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