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人的隊伍只給金國大軍多爭取了大半天的時間,有了鐵木真帶領的五萬人到來,戰事瞬間就平息了。

三萬人沒有一個倖存者,全部被屠殺殆盡。

直至最後一人,他們也不曾後退半步,不曾開口說過一句投降之類的話語。

他們用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做捨生為國,寧死不屈。

在與蒙人的戰鬥中,他們從最開始的想盡一切辦法拖延時間,不惜以血肉之軀阻擋對方的鐵蹄前進。

到後來的鐵木真出現後,完全放棄了防守,一副與敵皆亡的姿態戰鬥。

只要沒死,他們就會拿起手中的刀繼續砍殺,哪怕是雙手被砍斷,也會用自己的殘軀去撞,用牙齒去咬。

所謂的,不過是多拖延一會時間,多殺一個蒙人,好讓已經遠去的袍澤戰友多出一份逃生的希望。

殺光了斷後的金國軍隊,鐵木真立即帶隊追擊,原本十萬人的隊伍,硬是被金國的三萬人給砍殺了一萬多。

倒不是說戰力上就差這麼遠,而是最開始為了阻攔莫里改去追擊大部隊,付出的代價比較慘重,這才一直將這五萬人給死死的按在了原地。

直至鐵木真來之後,他們才抱著同歸於盡的心態瘋狂起來,這才對蒙人造成了可觀的損傷。

金國的分兵而逃之策自然被鐵木真得知,儘管他們阻攔得住莫里改的大軍,但是卻無法毀掉路上的痕跡。

而且這一路都有蒙人的斥候遠遠吊在他們後方,一切動作都逃不過鐵木真的雙眼。

鐵木真帶領四萬多人去追李德政,莫里改帶著剩下的人馬追擊另一路。

可追至半途,兩隻金國軍隊再次分兵,頓時鐵木真便猜到了對方的打算。

咬牙再次分兵,只是囑咐了另一支隊伍的將領,只需要儘可能的多消滅對方即可,不用抱著一口吞下的打算。若是事不可為寧可放棄追擊,也要以儲存自身。

他也怕對方在哪一路的軍隊裡又藏著什麼後手,來一招分兵跟自己的軍隊換子什麼的。

這一趟下來他可是吃了幾次虧了,都已經有了陰影了。

李德政這邊他還是要去追的,不殺了對方的統兵大將,這一仗就不算完。

而且根據路程來看,明日上午他們便能追上對方,根本就不用著急。

鴨綠江邊他也有安排,根本不怕對方能跑掉。

行至暮色降臨便停下腳步,讓大軍原地休息,人吃馬嚼,恢復體力。

而反觀李德政這邊,一直行至了半夜才停下休整。

所有人連紮營都省了,直接躺在這剛長出嫩芽的草地上休息。

彭巍找到了李德政,“明日一早我便會帶著琉球軍與你們分開,希望能帶走對方的一部分人馬。”

李德政點頭表示知道了,從彭巍他要跟著他一起走的時候便知道對方就是打算在半途與自己分兵。

鐵木真越是靠近自己,對於殺死自己的心裡就會越熾熱,三千琉球軍恐怕還提不起他的興趣,那麼彭巍等人便會更加安全。

不能說是對方算計了自己,而是各取所需罷了。畢竟這一仗對方也確實幫了他們金國很多。

頓了頓,彭巍繼續說道:“若是可能,你最好讓翰勒爾格也帶走一萬人,我們分兵三路。”

這是一路上彭巍和蘇文林一起討論出來的,後方的鐵木真所率兵馬與他們相當。

若不是人馬皆疲的狀態,金國這方並非沒有一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