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凌雲給元瑤的信中就是告訴她,要防著點皇帝。尤其是讓人看住王凝雪,在他沒回來前不要帶著兒子進宮。

還有秦府周圍一定要注意陌生人的出沒,她們幾人沒事儘量不要出門。

元瑤有些擔憂的想著:難道事情真到了這一步了嗎?

其實還真沒有,只是秦凌雲這人不太有安全感,做什麼事都需要先留好退路,防一手。

王珏儘管有所猜疑,但也只是猜疑。

不管是成都府,橫山寨,金國上京城,還是救災、興商業、操練臨安軍等事,包括鬥姜尚,這種種的一切,秦凌雲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整個乾朝在奔走,在做事。

若說他又異心,王珏是不相信的。

但不論出於何種目的,王珏畢竟是皇帝,他也會如秦凌雲一般,防一手的準備還是要的。

陶季輔被他秘密召進宮中,二人密談了許久。

這之後便在沒有了任何動作,秦府周圍也沒有陌生人出沒,反而是幾天後當第二封捷報入京後,王珏直接賞賜了各種貴重物品送入了秦府。

當臨安人再一次聽到秦凌雲又以數千人偷入思明州城,開啟城門,一舉擊潰交趾領軍大將趙廣才,並俘虜三萬多人時。整個臨安陷入了歡慶的海洋之中,這一夜金吾不禁,無數人舉杯高歌。

事情至此,應該算是完結了,皇帝也應該下旨讓秦凌雲回京了吧?

大家也很期待著見見這一位以商賈出身,鬥宰輔、結金國、振商業、平西南的傳奇人物。

在臨安,有著秦凌雲太多的傳奇故事,市井之中對其稱讚有加,新來的外地人對秦凌雲這個名字充滿著太多的好奇。

與市井不同的是,朝堂之中並未有太多的讚譽之音,反而顯得有些沉默。

按道理來講,秦凌雲以數千人擊退交趾十三萬,這種事情就該大書特書,各種誇讚的文書漫天飛舞才是。乾朝自南下以來,何曾有過如此張臉的時候?

不少大臣都跟吃了一坨那個一樣,噁心的要命。

但凡換一個人做出如此成績,此刻必然會被官方神化,但他是秦凌雲。

他是新法推行的前鋒,是最堅定的支持者,實行者!

他是無數官員的政敵!是他們利益的剝奪者!

如此一個人,你讓他們如何去吹捧,去稱讚。秦凌雲越好,那他們就只會越來越難受。

王珏將一切都看在眼裡,儘管也有讚頌秦凌雲的,但這聲音太小了,彷彿茫茫大海之中的一葉小舟,根本翻不起浪花。

這個時候任誰都看出來了,若是秦凌雲稍微有點野心,出兵交趾,即可一戰而定。

那些之前沉默的官員此刻毅然而然的挺身而出,高呼著讓王珏下旨召回秦凌雲,此戰已是大勝,既然交趾已敗,那就沒有必要在繼續下去了。

王珏依舊冷眼旁觀,即沒同意,也沒拒絕,所有的奏摺全部留中不發。

劉芳這次倒沒有出聲,臉帶他這一系的人都被他給明令禁止了出聲。

固然此刻出面以宰相之身發聲讓秦凌雲班師回朝可以收穫一波舊黨的好感,順帶收割一波名望,為以後的發展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