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逐利沒錯,外貿的利潤大也沒錯,但這投入也太高了。大家只對外貿有個大概的概念,卻不知具體如何,但是修路的話費,所有人心中還是有數的。

這麼一想,弄不好三年辛辛苦苦所賺的,還不夠填補那個巨坑的,這如何能讓他們心甘情願的往裡跳。

也不是所有人都如此,至少跟著秦凌雲去過建康府的那些商人。

“我李某人願意認購一段,即便是不賺錢,修路乃是為國為民的好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這話說的敞亮,不賺錢也能博得一個好名聲,傳出去他李某以後就可以以善人自居了。

“沒錯,我趙記也認購一段。”

“我也認購一段。”

“我……”

“……”

瞬間就有十多名商人加入了修路的大軍之中,有人發現這些人可都是前段時間去過建康府的商人。

工坊村的建設可不是什麼秘密,都知道秦凌雲牽頭弄了這麼一個專門生產貨物的村子,而且規模之大堪稱乾朝之最。

這些人既然這麼義無反顧的跟著秦凌雲,就說明其中必定有利可圖。什麼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鬼話,騙騙那些書呆子還成,想騙這些精似鬼的商人,那就不用拿出來了。

想通其中關節,不少人立即出聲認購。邊上有小吏在記錄,很快一百段的配額就認購出去了九十段。

只剩下最後十段無人認購,剩下的人不是家業不足以支撐這麼大的耗費,就是心有顧忌,不願冒險。

秦凌雲也懶得與他們磨磨唧唧,站起身來淡淡的說道:

“既然無人認購最後的十段路程,那我秦某人全部要了,我秦記要十個名額。”

轟!

這一下那些沒出手的人全都傻眼了,自己的一時猶豫居然被秦凌雲給搶了個先。

大家此時才想到,秦記可是一直沒出手的,還以為秦凌雲身為官員,為了避嫌不打算參與此事,沒想到他這還真不是客氣,是在這等著。

是個人都知道,秦凌雲做生意從不虧錢,而且還大賺特賺。

他秦記涵蓋多個生意,各方面都有涉獵,每一項都能幹得風風火火。這一出手就是十個名額,足見對此次外貿的重視,也說明了與修路比起來,外貿生意的利潤遠遠要超出修路的耗費。

這一下認購了資格的商人紛紛喜上眉梢,而那些錯失了機會之人則大喊著讓秦凌雲轉讓一些資格出來。

秦凌雲看著他們冷冷的說道:

“機會已經給了你們,但是你們沒有把握住,現在再想進來已經晚了,三年後再來吧!”

開玩笑,競標資格這麼重要的事情,豈能如此兒戲,老子自己十個都不知道夠不夠,還讓給你們,想多了。

若不是自己主持著這次會議,別說十個,三十個秦凌雲也會毫不猶豫的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