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魯的逃跑徹底的葬送了吐蕃大軍,指揮系統徹底癱瘓,他們如羔羊一般任由李勇的部隊肆意宰殺。

劉峰則帶著部下死命的追擊著拉魯,連百里地都沒有跑出,拉魯的人頭便被劉峰親手割下。

至此,吐蕃進攻乾朝一戰徹底完結。

秦凌雲看著王珏給他的戰報,不時的咂咂嘴,李勇此戰果敢,有擔當。拒敵於國門之外,用人堅定,頗有幾分帥才的味道。

但秦凌雲知道,這都是自己當初與他閒聊時說的那些話起了作用。

比如斥候的重要性,也就是訊息的及時性與隱蔽性,還有出其不意,將心比心,站在敵軍的角度考慮問題。

這一站基本上把自己說的那些都給用上了,如此才打了一出這麼漂亮的勝仗。

他也不會告訴王珏這些都是自己教的,畢竟打仗的是人家李勇,而且皇帝要掌控軍權就必須將大將抓在手心裡,自己插一槓子進去這不是討人嫌嗎?不但不會讓王珏覺得自己如何有本事,反倒會引發他的警惕心,最後帶累李勇。

“此戰雖然有微臣當初教給李將軍的操練法之故,但最重要的還是李將軍敢於冒險,攻敵不備。不然的話,若是正面交鋒,即便是勝,那也遠遠達不到如此效果,起碼戰損之嚴重,恐怕雅州邊軍得重新建軍了。”

這是實話,正面交鋒,三萬打十萬,再如何說吐蕃人也不是泥捏的,起碼的戰力就放在那,憑藉甲具武器之利秦凌雲估計也就最多打個旗鼓相當。

想戰而勝之怕是很困難,而且李勇也不會如此行事,守城其實也不失為上策。以往的吐蕃就沒攻破過雅州,如今兵員素質有了質的變化,說不好那些吐蕃人按照慣性思維就會被李勇全數留在雅州。

但是他卻沒有如此做,而是選擇了冒險,深入吐蕃打了一個伏擊。這是在為雅州邊軍正名,更是提升軍中的血氣。

誰說我乾朝孱弱,誰說我漢兒無人!

我雅州邊軍今日敢三萬人入吐蕃戰鬥,明日就會有乾朝軍隊入金國,平西夏,滅蒙國!

這一仗充分的打出了乾朝的氣勢,我們不要再原地固守,要打出去!用鐵與血跟敵人對話!用勝利的吼聲告訴周邊的敵人,我乾朝男兒沒有孬種!

王珏十分贊同秦凌雲的話,再是如何出色的軍隊,若是指揮不得當一樣成不了大氣。

李勇此戰雖說無令而行,但卻打出了乾朝的氣勢,提升了所有邊軍計程車氣。只能賞,不能罰!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何況這次他應對的毫無錯處,若是被安上一個私自調動邊軍侵入敵境的罪名,那可就會寒了三軍將士的心。

但是王珏不想做出處罰,不代表那些文人會和他想的一樣。

以文御武,這是祖制,乾朝立國以來便是如此操行,莫不能例外。

今日若是讓李勇破了這個先例,想想亂唐之時,武人殺文人如剖雞宰狗一般的場面。

王珏微服來秦凌雲家,為的就是這件事。

李勇絕不能獲罪,但他身為皇帝也不能一言而決,必須有人配合。

“李勇無罪!”

他皺眉看向秦凌雲,這是基調,若是在此之上再能爭取到一份功勞,那便是皆大歡喜。

秦凌雲明白王珏的意思,這與他也是一個想法,有功之人若是最後反而獲罪了,那便是仇者快親者痛。

他想到了岳飛,想到了秦會,莫須有絕不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