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君子如此,方可稱玉(第1/2頁)
章節報錯
秦凌雲躬身行禮,示意自己有錯,然後接著對豁兒赤二人說道:
“如使者所說,我朝與金國結盟就是與你們為敵,你蒙國便要踏破金國,繼而劍指我朝。
這還是兩國結盟的情況下,若是一旦金國失去我朝的支援,你蒙國豈不是更輕易的就能滅了金國,到時候用什麼來保障我朝的安寧?
屆時恐怕我為魚肉汝為刀俎,是戰是和,是留是去,都是你盟國一句話說了算吧?”
迭該見秦凌雲總算將話題轉到這上面來了,心中微微鬆了一口氣。他不怕辯駁,就怕乾朝不肯在這上面糾纏。只要肯談,那麼一切都好說。
於是他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朝秦凌雲說道:
“我蒙國仰慕中原已久,大汗更是愛慕中原文化,經常教導手下要多讀書,多讀來自中原的儒家典籍。試問這樣一位對儒家文化充滿敬意的大汗,又怎會輕易的兵發貴朝?
更何況出使之前大汗曾交代我等,若是貴朝願意,可與我蒙國結為兄弟之國,到時候一起出兵金國,從而瓜分金國的土地。
若不是真心想與貴朝締結盟約,又怎會如此許諾?”
有官員低頭沉思,若當真如迭該所言,與蒙國締結盟約,那好處可比與金國結盟要多多了。不說別的,單是一條與蒙國瓜分金國土地,收復故土啊!
秦凌雲冷笑,餘光看到那些心有意動的官員,暗罵大傻子。看樣子這群人吃虧還吃得不夠,得給他們上一課才行。
“不知貴使可聽過我朝的靖康之變?”
所有官員臉色鐵青的看向秦凌雲,甚至有幾人怒目而視。這是乾朝的一段恥辱歷史,是禁忌,換個人,換個地方,秦凌雲若是提起這事,他們敢和秦凌雲肉搏。
不過如今有外人在,再加上御座之上的王珏都沒發話,他們只得強自忍耐心中的怒火。
迭該作為使者,又是使團的智囊,自然是知道一些乾朝歷史的,尤其是當初金國擄了整個汴梁城的女人與工匠,還有無數的皇族,要說服乾朝人,喚醒他們的仇恨是最好不過了,現在秦凌雲提起此事,他心中暗喜,聞言便點頭表示自己知曉。
秦凌雲無視了官員們的臉色,朝迭該繼續說道:
“既然知道,那就應該也知曉這段歷史發生的前因吧?”
迭該心中一緊,立即明白了秦凌雲話裡的意思,原來這廝提起此事是想告訴在場的所有人,當初與金國結盟滅遼,可與現在的局面那是一模一樣。
聯蒙滅金?呵呵,當初可是有地方南下,若是再來一次,可就沒地方退了,想活命?估計只得去海上了。
一眾官員也懂了,心中暗自警醒,差點就被蒙國許諾的好處給矇蔽了。不說好處拿不拿得到,即便拿到了,能否保住那還是兩說之事。
這一下,所有人看向豁兒赤和迭該的眼神就不怎麼友好了。
娘希匹的,當老子們大傻子呢?已經吃過一回虧了,再上第二次當那就是秦凌雲說的傻逼。
迭該暗道不好,趕緊開口說道:
“我蒙國又怎能與金國想比?我蒙人勇士說出去的話就沒有不作數的,用你們乾朝的話來說就是,我蒙人勇士重信諾,堪稱君子。”
聽到這話,秦凌雲笑了,群臣也笑了。
蠻夷妄稱君子,這大概是今年最好笑的笑話了。
“你們確實是君子,從進臨安城強搶我朝百姓開始,再到後來的四處打聽本官的訊息,然後半夜刺殺,事後不成便換了一副臉面四處拜訪官員,好達到你們破壞金乾兩國結盟之事。
君子如此,方可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