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知道個屁,他若是知道一準就會來找秦凌雲打架。剛剛擺脫了出版社的大好福利,這不,秦凌雲立馬從其他地方幫他找補回來了。

好兄弟,講義氣,絕不能讓太子專美於前。

王珏覺得秦凌雲就是個挖坑的,到處坑人。而且還專門抓著自己的兒子坑,看看太子,被他賣了還在數錢。

老八是個悠閒的性子,這一遇到秦凌雲之後被他各種帶著王坑裡淌。

不過這事還真只有皇家自己人出面才能做,想想將來從學堂裡出來的人才,不說多,有秦凌雲三成本領就行。那會給大乾帶來怎樣的變化?

這種學堂若不掌控在皇家手裡,被其他人給控制了,後果堪憂。

王珏本想拒絕秦凌雲提議王超的想法,想讓太子去掛名。可隨即就想到了太子那裡可是掌握了一個終極利器,等到發動的那一天必將會被頂在前臺面臨狂風暴雨的洗禮。

若是在弄這個學堂,說不得到時候可能會面臨棄車保帥的局面。

給王超去弄就不存在這個選項了,都知道這就是個不爭的,頂多平日裡花銷大了些。

可逍遙王爺不就這是這個做派麼?不花錢還如何逍遙?更何況王超所花用的全是自己憑本事賺的,外人不足以置喙。

瞧著秦凌雲幸災樂禍的表情,就知道老八得知這個訊息後一定會暴跳如雷。

“就按你說的,此事讓老八去辦。”

沒辦法,王珏想來想去,好像就八皇子王超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第一、他自己首先不反感,而且還學了不少,對於這其中的門門道道起碼清楚。

第二、他與秦凌雲的私交甚好,他在其中操作,秦凌雲少不得會更用心幫忙。

你換個人去試試,就憑秦凌雲的尿性,但凡露出一絲的不屑,瞧不上雜學,王珏敢打賭,這人一定會被他坑到懷疑人生。

走出皇城,秦凌雲覺得今日的天空都格外的美麗,那腳步要多輕盈就有多輕盈。

今天實在是個好日子,上一次朝居然一下解決了兩個大問題。

自己的私軍往後可以堂而皇之的變成僱傭軍,再也不用躲躲藏藏的。

雜學登堂入室,進入了皇帝的眼中,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別瞧不起這一小步,有了這個開頭,秦凌雲有把握將這輛承載著無數華夏瑰寶的大車給開得起飛。

儒學為何能在華夏曆史的長河之中興盛不衰,就是因為它與皇帝是最契合的學識。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框架首先給你定好,往後無論你怎麼跳,都在這個圈裡,你出不去。天老大,皇帝老二,身為老天的兒子,這人間我就是代言人,大家都得聽我的,看我眼色行事。

民眾無知,沒上過課當然沒什麼文化,讀書人說什麼就是什麼,這麼好的學問,最是方便統治階級進行管理。

愚民,你以為是名次?實際上這是個動詞!

最初的儒學是這樣的麼?

其實並不是,在被董仲舒這貨拿天人感應這一套忽悠了漢武帝之後,儒學就漸漸的變味了,然後經過歷史的沉澱,無數位‘賢者’對其進行閹割整改。儒學就徹底的變味了,導致最後儒教都出現了。

太祖皇帝一句與士大夫公治天下,更是掀起了一股讀書的熱潮,而這讀書讀的是什麼?可不就是儒學麼?

如今這些知識還在被特權階級所壟斷,普通老百姓根本就讀不起,也沒地方學。頂多了不起認識些字,能看懂一些淺顯直白的文章。

若是按照前世的那個世界發展,再過幾百年,儒學遍佈天下,儒教誕生,凡異教徒必將被消滅。

到了那種情況,你想死開學識的口子,何其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