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欲來 第四十一章我要打五個(第1/3頁)
章節報錯
兩人相談甚歡,賈詡也就先和廖凡一同居住在客棧,不過要麻煩廖凡去吧董昭找來,董昭所在的位置,就是當初典韋接應居住的客棧,甚至就住在典韋隔壁。
廖凡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啊,現在自己的智商真不是這些謀士可以比的,他擁有現代人的思維,更多的是應變能力,而不是如此龐大的大局觀,畢竟他只是一個學生,天馬行空才是他現在的主思維。
不過他也明顯的一點點在進步,而且他還有垃圾回收系統,他相信早晚有一天,他也能和這些謀士一樣,走一步看三步。
晚上廖凡讓掌櫃,特意把一桌酒菜放在了後園,然後叫上所有人,他想在這裡讓大家認識,認識。
典韋和狗娃表示,有的吃就行,太史慈則是有點好奇,他到是想看看這斗笠人,到底是什麼來頭。
可董昭還沒到呢,董奉居然先來了,而且精氣神看起來都不錯,當董奉見到廖凡,那佩服的神情說明了一切。
很明顯廖凡在百姓口中,又一次被神話了,廖凡也不解釋,這事情賈詡都以為是廖凡做的。
他再解釋所有人只會覺得他太虛偽了,畢竟那兩個不停的往嘴裡倒飯的憨憨,怎麼看也不像能有如此洞察力的人。
這晚上,所有人都很盡興,特別知道董奉的醫術和醫德後,賈詡和董昭大為佩服。而賈詡的事情,廖凡用比較隱晦方式,與太史慈、董奉說了一個大概。
太史慈和董奉兩人,都是屬於會思考的人,太史慈是很有這種體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然他也不會出現在梁州。
而董奉則是看多了,他醫術高超,難免醫治一些達官貴人,中間的彎彎道道,他真的見太多了,站在賈詡的立場,這也是無可厚非。
今晚除了甘寧沒來,大家也都熟識了,一個個喝的都有些高。不過今晚的主角不是他們,沒錯!今晚的主角一直都是典韋和狗娃,還有那一旁的掌櫃
兩人自打上桌,便開始了那有趣的靈魂,一開始比吃菜,後來比吃飯,最後比誰吃得快。
掌櫃和另一個夥計,全程都在跑腿,掌櫃則是一直用幽幽的眼神看廖凡,好像在說你怎麼還不帶他走。
廖凡只能一直報以道歉的微笑,表示今晚他出雙倍的飯錢,這才讓掌櫃的眼神柔和幾分。
就好似怨婦得到了暫時的安慰,不過那眼底深處,還是透露出絲絲的期望。
最後各自回房時,賈詡輕輕給廖凡一個建議,打聽好劉州牧的動靜,等劉州牧快到成都時,廖凡一定要提前負荊請罪,先發制人。
廖凡回到房間,思考了一下剛才賈詡的建議,劉璋為人是多疑懦弱,哪怕在如此盛世看來也無法改變。
如果廖凡先發制人,把自己的過錯,直接對劉璋先交代清楚,並表示以後一定做好一個百姓的本分,不參與這些官員內部亂鬥,那劉璋不一定說會有多相信,但至少不會多少責怪,甚至還有可能欣賞廖凡。
這些暫且不提,廖凡一直有個疑問,梁州州牧一直是劉焉,後來死了才傳給了劉璋,但是現在劉焉應該沒死,這中間又有怎麼樣的故事。
而且這官職也有點怪,其實劉焉對歷史最大的影響就是一件,廢史立牧。
在漢王朝政權衰落天下大亂之時,劉焉向朝廷提出了建議,即用宗室、重臣為州牧,在地方上凌駕於刺史、太守之上,獨攬大權以安定百姓,史稱“廢史立牧”。朝廷採納了這一建議,但是結果卻造成了各地割據軍閥的形成,包括劉焉在內的州牧上任後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
劉焉以州牧身份建立的割據勢力為三國時代最早的一批,同時是持續時間較長的,直到建安十九年(214年)其子劉璋向劉備投降才終結。
而這裡明顯刺史還在,而且是屬於皇帝的眼睛,卻又有州牧,那這州牧和刺史同時存在,讓刺史監視各州又是誰的主意。
帶著這些問題,廖凡迷迷糊糊的進入了夢鄉。
翌日
久違的陽光普照了大地,這讓人心情都好上了幾分。
廖凡四仰八叉的癱在床上,他早醒了可是不想起床,他算了一算,到這世界後,已經不知道多久沒有賴床了,這感覺真是——甚是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