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宮本風矢的話,原本以為宮本風矢是關心自己的‘風野信’一陣歪倒,他這是損和關心兩不誤,還有他的身體是玩具嗎?還整壞,那不是整壞,那是整殘。

風野信的嘴角也抽抽了一下,有些忍俊不禁。

但他的速度仍然很快,沒幾分鐘就直接滑到了底,捆綁在一起的繩子確實夠他們滑到底部。

風野信從腰包裡面拿出手電筒,往周圍照去,雖然不受黑暗的影響,但在燈光照射下變得更加清晰地景象讓風野信也驚訝起來。

坐在意識空間裡面透過風野信的目光看著外界情況的‘風野信’更加震驚的嘴都合不攏:“這,這是……一個文明的遺蹟?”

只見他們站在一個洞口前,洞裡面巨大的空間裡矗立著密密麻麻的建築,這些建築多是用泥磚堆砌而成,一股腐朽感撲面而來,在手電筒的極致光照下,坐落在古城市中間的巨大石像的部分面容也落入兩個風野信的眼中。

風野信拿著手電筒往石像的面容上照去,在看清楚石像的長相後,眼神變得震驚:“這是……迪迦的石像?”

‘風野信’對此也很震驚:“難道那個從天而降的光之巨人就是迪迦?迪迦來過這個世界,還留下了石像?”

風野信把手電筒的光照到別的地方去,等待飛鷹隊其他隊員到來的同時,在周圍摸索著看看這裡還有沒有相關的記載。

這個洞口很小,但剩餘的記載都刻在了這裡,不是壁畫而是刻字。風野信把燈光打在這些刻字上,仔細地辨認著,現在的他真的很感謝腦海裡面會那麼多奇奇怪怪的語言。

“但在巨人倒下之後,有幾個從天空墜落下來的人挺身而出……”風野信解讀著,但是這裡的刻字一大堆,能得到的資訊卻只有這麼點,風野信皺起了眉。

此時飛鷹隊也到達了地面,被洞裡的古遺蹟震驚到了。

風野信解讀完這些資訊走過來,把陷入震撼中的青野松一等人拉回神,開口道:“這裡沒有獲得更多的資訊,只能繼續往裡面走走看。”

青野松一等人點點頭。

風野信把身體控制權交回給‘風野信’,坐在意識空間裡面看著‘風野信’跟著大部隊走向市中心的迪迦石像。

位於城中的迪迦石像就好似航海時陸地上的一盞明燈,指引著他們走向那座石像,幾個人的腳步在空曠的山洞內部迴響,一股詭異的寂靜感從心裡升起。

誰都沒有說話,直到走到迪迦的石像前。‘風野信’仰起頭看向那座石像,心中微動:“風野,你說在我們世界的這座迪迦的石像,是真的迪迦,還是單純的只是迪迦的石像?”

“我沒有在石像裡面感應到任何能量波動,也沒有感應到光,這可能只是一個普通的石像。”風野通道。

“只是普通的石像?”‘風野信’聽到這裡有些失望,還以為這個石像也可以是迪迦留下來的一個戰鬥身軀,然後等待那個“大古”過來,他就可以看到真正的活著的迪迦了。

察覺到‘風野信’的情緒好像很失望,風野信有些無語:“你在想什麼呢?就算這是迪迦留下來的戰鬥身軀,那也跟你沒關係,我的人間體?”

‘風野信’嘟囔著道:“我只是想想而已,沒覺得自己可以成為‘大古’。”

青野松一透過手裡的手電筒照射出來的光看到迪迦的石像腳底下的洞口,回身看向自己的隊員們:“我們走近點去看看,迪迦的石像腳底下好像還有一個洞口。”

說完,青野松一就率先走在了前面,停滯下來的腳步聲再次迴盪在空曠的洞內。

隨著他們開始接近那個洞口,周圍的環境發生了詭異的變化,原本荒廢掉,甚至是已經倒塌了的建築逐漸的恢復成以前的模樣,房子裡亮起了微橙的燭光,飛鷹隊一行人則是凌空起來走在半空中,那個與洞口一樣的地方亮起了金色的光。

這個奇怪的現象被青野松一等人注意到,他們當即想要停下來,但是身體卻是不受自己控制的,走向了那道逐漸變成光門,原先洞口所在的地方。

感覺到這一幕非常的詭異,‘風野信’連忙在心裡瘋狂敲風野信:“風野!風野!這是什麼情況啊?身體不受自己控制了,救命啊!”

風野信一臉淡定的坐在意識空間裡面,對驚恐萬分的‘風野信’安撫道:“安了安了,只是有一股能量強制控制你們的身體往裡面走,我沒在那股力量裡面感覺到而已,他應該只是想讓你們進去那個光門。

而且在那個光門裡我感應到了時空能量的波動,多半是個時空隧道,他或許是想要你們幫什麼忙,等回來的時候說不定那個人就會現身了。”

“只是這樣嗎?可是我們全部都離開了這個時間,如果這個世界出現了危險怎麼辦?”‘風野信’一擊說中現在的問題。

風野信攤攤手:“那我就不知道了,或許那個人會幫我們看著吧,就算黑暗沒死的話也被我重創了,短時間內不會出來搞事情的,放心吧。”

風野信很淡定的盤腿坐著,準備衝擊封印前又說了一句話讓‘風野信’放下心來:“而且我也有時空之力,不同時空的流逝速度我多少也能感覺的到,如果那裡的時間比這裡的慢,我就會把你們拉回來。”

聽到這裡,‘風野信’稍微的放下點心,甚至已經開始有閒心問這次的目的地在哪裡:“那穿過這道光門之後的世界,是不是這個遺蹟裡面記錄的那個,充滿了絕望的黑暗世界的時代?”

風野通道:“我不知道,但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機率是,你還記得我說過什麼嗎?但在巨人倒下之後,有幾個從天空上墜落而下的人挺身而出,如果沒猜錯的話,就是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