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齊只覺得膽寒,事情看來非常嚴重,至少比她想象中的要嚴重。

其中盤根錯節,樹大根深,不是幾分鐘便能理得清的。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魏王李讓不是什麼好人,思玄的死跟他脫不了關係。

目前思玄一死,意味著皇位會出現動盪,少不了是一場大的紛爭。

這個時候,聰明人理應低調,坐山觀虎鬥,看看到了事情的最後,誰是最大受益者,誰便是這件事情的策劃者,真正的野心家也會浮出水面。

思齊小聲安慰紅蕖:“皇后不要再說了,這些話也請皇后爛在肚子裡,永遠不要跟別人說,今日皇后與我說的每一個字,我也會永遠遺忘。”

“殿下——您要幫幫陛下啊,陛下不能死的如此不明不白啊——”紅蕖哭道。

思齊只是道:“此事都由外面的魏王和諸位大臣商量決定,我起不了任何作用。”

她沒有說喪氣話,只是在這些事情上,她確實沒有話語權,貿然跳出來,只會被人詬病,說不定還會被有心人當成眼中釘肉中刺,意欲除之而後快。

且看風波暫定之後的光景如何,再做打算吧。

其次,她對皇后公孫紅蕖也不是那麼的信任,紅蕖雖是思玄的皇后,可天下誰人不知道紅蕖當了這個皇后是因為公孫適之啊,思玄對公孫家的女兒有那麼的喜愛,那麼的信任,還會透露出想要毒死魏王的訊息嗎?不見得。

公孫家的女兒也不見得就十分喜歡思玄,於情於理,思玄和她,都是公孫家的仇人,她想,等過段時間,思玄可能就要廢后了。

連太后公孫嬿都要吃不了兜著走。

如此險境,不可謂是不可怕,說句難聽的,思玄死了,紅蕖和公孫嬿的處境還有可能變好呢。

一口吃不來個胖子,即便魏王想當皇帝,也不能表現得那麼明顯,總會找幾個傀儡先過渡一下,然後再演個三讓而後受之的把戲,美其名曰順理成章,名正言順。

在此期間,魏王應當還要利用這個皇后和太后,不會對她們怎麼樣,之後也會顧忌名聲,對這兩個人不會很差。

但一轉睛,思齊又有了新的想法。

她想,紅蕖說的也有可能對,也有可能不對,真真假假,但她此時此刻害怕的心是絕對有的,話裡話外都透露出了魏王是個睚眥必報的人,還與公孫適之的關係不錯,不能排除其日後會對紅蕖還有公孫嬿痛下殺手,公孫家的保護傘沒了,公孫家的人是怎麼死的,還不是由別人說了算?

思齊輕聲安慰著紅蕖,“陛下駕崩,此乃天命,都是羯族和鮮卑人不好,皇后節哀,後續還有許多事情呢。”

紅蕖也是聰明人,見思齊說到了這個份上,自己又能怎麼樣呢?

只能默默在心中忍受一切。

那邊魏王李讓連夜同舒蘭和葛維範開會,那兩人都大吃一驚,李讓說明了調查的結果,舒蘭和葛維範心中大有疑議,不敢相信風華正茂的皇帝駕崩了。

魏王李讓帶著他們看了思玄的屍體,又看了看這滿屋子人的悲慼。

舒蘭和葛維範老淚縱橫,幾近昏厥,最後還是由四五個宦官攙扶著挪到偏殿,繼續商討。

除了悲傷,兩人不約而同地煩惱同一件事情——那就是下一任皇帝誰來當。

皇帝思玄剛剛即位還不滿一年,便出了意外,剛立了皇后,還沒有任何子嗣,這讓三個人犯了難。

他們必須在天亮之前想好一個又一個的對策,方可在天亮之後安排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