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想猜的沒錯,朱杭每個月都會給他親媽200塊錢的生活費,住就住在他那三樓,吃住不愁了。

又找個算是精神依託的工作,朱杭放心不少,只要他媽安心待著不鬧事,就這麼養著吧!

跟周鬱說的時候,周鬱也沒有意見,丈夫掙得錢比較多,又不抽菸,錢都交給她管著,每個月拿錢都經過她的手,養著就養著吧!

第二天,管博又來了周家,大嗓門走起,“閨女,我來看你了。”

周父走出飯廳,“管胖子,請把幹字帶上,那是我閨女。”

管博一揮手,“一樣一樣,直接喊閨女親,閨女在飯廳吃飯呢吧?正好,我也沒吃呢!”

說著他就進了飯廳,先跟蕭老爺子打了聲招呼,“老爺子好!”

“誒!好好!快坐下一起吃。”

這個大嗓門,聽著就舒坦,說話就得這樣底氣十足。

管博在周想對面坐下,把手裡的東西往周想面前一推,“吶!這裡是地契房契和鑰匙,你收起來,我呀!算是了結一樁心事嘍!老一輩的東西沒在我這裡丟了,將來我也能有臉去見祖宗們。”

周想不客氣的收下,“放心吧!一絲一毫都不動,包括那牌匾。”

管博笑了,拿起面前的饅頭就吃了起來,“好!”

周想望著他那紅了的眼眶,“若是強強他們真的改過了,哪怕他們到了七老八十才改過,這地契房契我還還給他們。”

管博擺手,“不還,永遠不還,還回去又保不住,就給你弄傳統文化,若是我不能打鐵了,你就請別人現場打鐵,一定不能讓傳統打鐵技藝消失了。”

聽他說的斬釘截鐵的,周想點頭,“好!我盡力,若我能堅持到國家認定打鐵是非文化遺產,那麼這個打鐵鋪可能會在我百年後,還能保持下去。”

“那,房子能堅持下去嗎?”

“我打算請人回來修一下,外面地面抹水泥地平,再起一節高臺階擋住路上雨水倒灌。”

“我覺得你還是把裡外牆坯重新糊一遍才好。”

周想搖頭,“不糊,用一種噴膠加固牆體就行了,你們牆上那標語,也是年代的體現。”

“哎呀!你這丫頭腦子裡想法太多,我不管了,我現在是無事一身輕,天天陪你乾媽擺涼皮攤子,能掙一點是一點。”

蕭老爺子卻來了興趣,“周想,別說話了,趕緊吃飯,吃完飯,我去看看那房子有什麼吸引你的地方。”

一群人去了北頭,東西街的破爛房屋,叫蕭老爺子皺眉,這個小鎮子破的能趕上五十年代了。

十字路口往東,第三家開始,就是那六家一起蓋的房子,看起來要稍微好一些。

窗戶以下是磚頭砌的牆,往上全是土坯,房頂是藍灰色弧形小青瓦,瓦片上還有稀稀朗朗的幾根小草晃悠著。

那塗白的泥面牆上正是六七十年代的口號標語。

由往東數那第三家的門頭上掛著牌匾:管家打鐵鋪。

牌匾上的油漆幾乎快看不出顏色了,但是字型還是很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