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得看你的炕打算砌在哪裡。”

張幼玲帶著周想看看自己的屋子,叫她給自己意見。

周想看完,說道:“你這就只能燒炕,不能連灶臺一起了,我那個是因為在鍋屋裡,所以多個灶臺出來,做飯也方便。”

張幼玲點頭,這屋的炕確實只能燒炕,多個灶臺多難看。

周想給她指出炕安在哪裡,煙囪就在哪裡,燒火口留在哪裡。

並且給畫了插煙板和燒火口的封板圖紙,叫她自己找鐵匠打製,然後根據火炕尺寸預算了材料。

周想和凌然離開後,張幼玲跟李耕學說了在周家的事情。

李耕學也覺得周想目前不跳級挺好的,穩紮穩打基礎才好。

周想到家時,天都黑了,這次周父沒有再說什麼。

飯後洗漱完畢,周想趕緊進入空間裡,把今天學的都複習鞏固一下,並且把理不順的問題題出來。

再從那些大學課本里找問題,抄下來。

因為會了這些知識,再次翻看大專大學的書本時,不會有看天書的感覺了。

從頭看了一遍課本,把又發現的新問題炒寫下來。

待第二天,再次來到李校長家,帶了兩個筆記本。

因為張幼玲叫周想不用準備早餐,直接過來吃,所以周想也沒做家裡的早飯。

和凌然到了李校長家時,張幼玲正在跟麵糰奮鬥,李石朋看到周想,高興的喊道:“周想,你快來幫忙,我媽不會做那個大餅。”

周想看著歪歪扭扭的面片,洗洗手,接過張幼玲手裡的擀麵杖。

“張校長,讓我來吧!”

張幼玲只好讓開,“那我先炒土豆絲。”

李石朋不讓,“媽,你就熬粥就行了,你沒炒過熗炒土豆絲。”

張幼玲恨不得拍死這個坑孃的兒子。

周想失笑,“行,張校長,你先熬粥,然後把灶臺鍋小火燒熱。”

周想就著那歪歪扭扭的面片,撒鹽,擀鹽,到油,拎起面片粘油,直到面片正面都粘滿了油,把面片劃開四片,摞起來,再四折。

撒乾麵在面板上,輕輕的擀開面團,直到薄到大約兩厘米厚,放入燒熱了的灶鍋裡,蓋上蓋子。

灶臺邊燒火的是凌然,他已經熟悉周想說的什麼火燒成什麼樣。

張幼玲目不轉睛的看著周想的熟練動作,一看就知道是經常做家務的孩子。

待周想做第二張時,張幼玲打算自己親自試一試,周想讓開,看著她的動作,指導著她。

雖然最後擀麵,擀成方形,但也算成功了。

周想把灶鍋裡的大餅翻面,然後,切土豆絲,沖洗土豆絲。

張幼玲接手了烙餅的活,周想告訴她什麼樣的顏色算是熟了。

直到最後一張餅,張幼玲才擀出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