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的人群,在官府兵卒的引導下逐漸散開,給曹洛一行人讓出前進的道路。

“曹營總,請,咱們邊走邊聊,不知此次返鄉省親,欲要待上多久?”葉訾也不拖沓,知道曹洛返家心切,一拽馬韁,示意前行。

“明日既回,前線戰事還是吃緊,不敢多留。”曹洛見葉訾守備如此客氣,不自由的多加了些禮數。

“如此匆忙?”葉訾面上一驚,“那這樣,曹營總,先返家省親,晚上,我在葉府備酒席,給你接風,也不多飲,小敘即可,莫要駁面啊!”

曹洛本是想要推脫,可在另一側駕馬並行的魏無忌,連忙捅了一下曹洛的腰窩。

“啊,好的好的,末將先敬謝葉守備了,晚些時候,必到府上赴約。”曹洛抱拳應下邀約。

“哈哈,曹營總果然是個利落爽快之人,果如文榜所書,頗有英雄之風,那下官就不做多打擾了,前方街面已為營總暢通,下官先行回府準備,晚些時候見!”葉訾也是個直爽之人,快人快語,做事不拖沓,言罷便拱手作禮,見曹洛回禮應下後,便持韁一拽,帶一眾兵士而去。

見葉訾與兵士走遠,曹洛側頭詢問,“無忌,你剛才懟我幹嘛,就這麼一天時間,晚上還要去酒席?”

“洛哥,這葉訾,好歹也是沒落貴族葉家之後,江夏鎮是不大,可是鎮中守備一職,可是比你這營總要官大,如此客氣,必有緣故啊。”魏無忌一邊持韁前駕,一邊說道。

“你這麼一說。”曹洛被此一點,心下思索片刻,開口道,“這葉訾,難不成,是想借這主公為我們打造的東風,搭船再興葉家?可是咱們也幫不到什麼啊。就算能幫,又從何幫其呢?”

“洛哥,你可別忘了,這葉訾有個親侄女,叫葉玉。”魏無忌輕撫下巴,面帶微笑道。

“葉...玉...”馬蹄輕踏路面青石,發出“嗒嗒”的聲響,曹洛神情微動,思緒回到當年那個中秋佳節。

......

雨,很大。夜,已深。

湖海之地,吳國大營主帳,吳鄭公剛剛入帳,無力的坐在帳中主位。身披鎧甲,未佩盔,被雨水打的溼透的長髮,隨意的披在腦後。水漬緩緩順著臉頰淌下,鼻口呼吸之聲沉重,口中不知是因被雨水澆了個溼透而寒冷,還是因為別的,口中牙齒微微打顫,發出輕釦之聲。

貼身侍從阿五,趕忙捧上一杯熱茶,將火爐加大,找出乾爽的備衣就要侍候吳鄭公換上。

“這趙印,這紅甲騎兵,到底從何而來。”吳鄭公雙手微微顫抖,接過茶碗。任由內侍在身邊為其卸甲。

一月前,吳鄭公親率十萬吳軍,將越國國都包圍,久攻半月,終於城門大破,吳軍一擁而入,佔領皇宮,越國國公於殿中自刎身亡,越國滅。

吳軍剛入宮城,外城城防還未重新部署,齊國大將軍趙印,便率八萬之眾,對吳軍剛剛入主的越國故都發起攻擊。

原來,吳軍圍城之時,越國公便遣使北上,請求齊國支援。齊國大將軍趙印,率八萬精兵南下救越支援。可趙大將軍這一路行軍,不緊不慢,且走且停,齊軍全隊好似郊遊,遠馳一路,絲毫未有疲憊。

待吳軍終於攻破越國國都之時,齊國大軍姍姍來遲。

趙印大手一揮,齊軍全力攻城,只是此時,守城之軍,由越軍已變為吳軍。

隨吳鄭公親征越國的周老將軍,向吳鄭公上諫,閉城不出,加固城防,讓剛剛結束近半月攻城血戰的吳國兵士得到充分的休息,以逸待勞。

吳越百年世仇,今日終得以報,被勝利喜悅衝昏頭腦的吳鄭公,此時哪聽得進去上諫。眼見遠道而來的齊軍僅有區區八萬之兵,統兵之人,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將趙印。藉著吳軍士氣正旺,吳鄭公決定,出城迎戰。

吳鄭公立於越國宮中高臺,拔出腰間長劍,指天高呼,“犯我強吳者,盡誅之!此時越地,已是吳土!眾將士,隨我出城迎敵!”

殺聲震天,吳齊兩軍,第一次碰撞,於今日,在越國故都城外,拉開了序幕。這一戰,徹底改變了吳國大運。

“僅憑士氣,是不能,打勝仗的。”周老將軍,身中數刀,被退回的兵卒抬到吳鄭公身邊之時,已是氣息遊離,這位為吳國奉獻了一生,曾為三位吳國主公,征戰四方的老將軍,就這樣死在吳鄭公懷中,嚥氣之前,說出了這最後一句上諫。周老將軍,至死,也未能重返吳國故地。

吳鄭公率軍出城迎戰,哪料齊軍在趙印的排兵佈陣之下,戰力極高。步陣迎敵,騎卒穿插切割戰場。更有兩千身著紅甲的詭異騎兵,戰力極高,所到之處片甲不留。吳國防陣在這兩千紅甲兵士面前,就薄如脆紙,被隨意的收割殘殺。紅浪所過之處,吳軍片甲不留,斷臂殘骸,不留一個活口。

僅用半日,越國故都城外平原,吳軍就被齊軍打得潰不成軍。正面城北戰場,吳齊兩軍作戰之時,齊軍統帥趙印,竟分兵繞後路,從城南之處,重兵一萬,攻入了還未被吳軍佔領穩固的越國故都。

正面戰場不敵,乏戰多時的吳國兵士,就像秋後稻草一般,被齊軍快速收割。身後越國故都,又被攻破,前後夾擊,退無可退,這大勝越國的喜悅,還未被吳鄭公捧熱半日,就全部吐回。

眼見已無戰機,吳鄭公羞憤之下,咬的牙口盡碎,嚥下嘔出的一口老血,只能下令,全軍撤退,向湖海之地後撤。

年事已高的周老將軍,為掩護吳鄭公後退,親自率五千精兵,留下斷後。五千精兵卻也只阻擋了趙印麾下紅甲兵士一夜,周老將軍與吳鄭公,君臣二人,再見之時,竟已成死別。

厚葬周老將軍後,吳鄭公率軍一路後退,齊軍緊追不捨,好似要徹底將這吳國精銳殘兵,盡數吃光。

尤其是詭異的齊國紅甲騎兵,追擊迅速,奇襲不斷,總在吳軍將要歇息之時殺出,收割無數吳國兒郎後,待吳軍列好防陣,全面禦敵之時,紅甲齊軍便又快速遠遁。

週而復始,襲擾多日,吳軍全陣士氣急速下降,吳軍殘部在吳鄭公率領下,眼見將要退至湖海大營,可天公不作美,降下初冬大雨。

一路南逃的吳國大軍,又淋此冷雨,此時的眾兵士,士氣徹底跌入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