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海洋大漂泊 第一章 哈里發的永別(第3/3頁)
章節報錯
“你也知道伊本?”
“伊本?他不是你當年胯下救出的小兄弟嗎?我知道,他一直對你忠心耿耿。”
杜環想:哈里發明知故問而已,不過,出於身份的特殊,哈里發這樣做也是寬宏大量了。
哈里發的隊伍浩浩蕩蕩回到了巴格達,杜環與伊本見到了久違的城市。
“看,一點不比我朝的長安差,這集市,這清真寺,廣場,當年我與大家一起建設,唉,如今卻走的走,死的死。”杜環有些傷心。
樂隈與小把戲也黯然。
唯有小矮人,自是好奇,樂得手舞足蹈。
最後,小矮人變成伊本的笑料。
回到皇宮,杜環就開始口述親身經歷,帝國哈里發的史官便開始記載。
杜環自是把自大唐出征到流落阿拉伯,遇到曼蘇爾成為帝國官吏,又為治理國家遭遇穆司林暗害流落他國,最後歷經千難萬險回到哈里發身邊,這些經歷從頭至尾口述了一下。
這史官先是按杜環口述全部記錄,呈送哈里發審閱,哈里發便根據自己的想法讓史官突出了自己的偉大,並強調了穆司林的背叛受到了懲罰,也突出了東方阿拉丁的英雄形象。
至於杜環說到的怪誕故事,都忽略而去。
但這位史官私下悄悄地把刪去的怪誕部分另外作書,獨自儲存,被其後人流傳到民間,成為《天方夜譚》的一部分。
當見到杜環有些想家時,哈里發就帶著他檢閱軍隊,並安排軍隊演習。
“如果大唐皇帝需要,我還可以派兵幫助去平亂。”哈里發道:“我已經再次讓東方的薩里總督做好準備。”
“多謝哈里發,不過,當初您已派兵讓郭昕回去了,大唐的事,還得靠我們自己。”
“其實,大唐平定叛亂是早晚的事啊,如今叛軍已經窮途末路了,郭將軍他們就要成功了,安祿山已死,史思明的殘部不足為慮。”
“是啊,我呢,卻一事無成,當初為了一個自私的理由,沒有選擇跟隨郭昕一起回去,真對不起國家啊。”
“看來,我真的要早點送你回家了,為國家建功立業是你的理想目標。想到你在此建立的功業,我一定成全你的人生。”哈里發道:“你的傳記快整理結束了,我就安排辛巴達送你回廣州吧。”
幾天後,書成,哈里發讓杜環給書題名,杜環想了想道:“就叫《經行記》吧。”
可惜此書後來毀於戰火,不見於阿拉伯的歷史。
即使是後來杜環自寫的中文版的《經行記》也失傳,僅見於杜環叔叔杜佑所寫文獻《通典》中,尚存一千五百字而已。
杜佑後人杜牧曾多次尋找此書,最後無果而終,但終成為一代大詩人,其性格頗似其叔杜環,放浪不羈,四處遊蕩。
杜牧與陽羨人蔣防友識,曾多次一起品茶,兩人也喜歡一起賦詩寫詞,杜牧見蔣防的《霍小玉傳》頗有文采,便將尋找其叔《經行記》的願望告知蔣防。
蔣防深記其事,終未成也,乃囑後人尋之。
某不才,乃蔣防後世孫,未能達先祖之願,僅以平庸之才書之,以慰先人。
話說這哈里發大喜,親自送杜環至巴士拉碼頭。
“我有臨別贈言,恐就此無復見日。”杜環道:“我見哈里發手下僱傭軍強於本軍,恐成後患,請您防之,我朝叛賊安祿山就是異族人。”
“我記下了,我的阿拉丁,不,杜環少爺,我也有一句提醒的話,就是當初你們的好朋友,那個吐蕃王子赤松,已經繼位贊普,將來必成你們大唐大患。”
杜環聽罷不由得驚訝:“謝謝哈里發,我記住了,只要有我和郭昕在,一定守住大唐的西域。”
眾人登船,隨著辛巴達的一聲號令起錨揚帆,船駛離巴士拉。
但是,曼蘇爾哈里發的後人沒有記住杜環的提醒,成為僱傭軍的傀儡。
最後,帝國為西征的蒙古軍隊所滅,但這些異族軍隊都伊化了,這就是宗教力量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