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海洋大漂泊 第十七章 東瀛遺夢(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師太道:“可能性不大,貧尼再試試。聽弟弟這麼一說,對剛才的事,貧尼就更釋然了。”
杜環回到僧兵處,從此白天一心練兵,晚上要麼和夥伴們喝酒聊天,要麼去師太處問安,有時候太上皇召見,給太上皇講傳奇故事。
這天練完兵,接到道鏡派人傳令:這幾天不許擅自外出,有緊急行動,隨時聽太上皇旨意。
到了第二天早上,內相再次求見太上皇,被批准,道鏡傳令杜環派兵護衛。
這內相雖然一手遮天,但在東瀛必須尊王。
於是,他到了法華寺,讓護衛在外等候,自己解佩劍給守衛後,獨自進去朝見太上皇。
進大殿內,內侍讓他在此等候召見。
過了許久,也沒人來傳話,正要問,有人跑進來,也不說話,直接把門關了。
“太上皇,臣是內相藤原,太上皇,臣有話說。”
無人回答,只有腳步聲,似乎是大批士兵的。
內相知道大事不好,大怒:“道鏡,你這奸賊,離間挑撥太上皇和王上,你不得好死。”
只有他一人的聲音。
過了好久,門開了,衝進來一大群士兵,為首的居然是平日裡好色平庸的白璧王,把這位內相給綁了。
出門後,內相發現自己的人都不見了。
接著有囚車來把內相裝入車中,隨著僧兵們進入平城宮。
這時,內相發現平城宮內外也沒有自己的人了,奈良已經是太上皇的人掌控。
東瀛發生了政變,太上皇復辟,孝謙再次登基,淳仁王上被廢,流放淡路。
經過大臣們商討,上皇大發慈悲,免去藤原仲麻呂一切職務,趕出國都。
道鏡被封為大國師法王,吉備真備升為太政大臣,杜環升為大將軍,白璧王增加食邑千戶。
不久,淳仁猝死,有人說是道鏡下的手,有人說是孝謙女王下的手。
但是,藤原家族畢竟勢力大,其回到老家封地糾集部眾公然造反,孝謙命杜環和王室的白璧王一起帶兵平叛。
杜環帶夥伴們與叛軍大戰,大敗叛軍。
訊息傳到平城宮,孝謙大喜,親自命人到前線獎勵士卒,封賞白璧王和杜環諸將。
白璧王、杜環乘勝追擊,一直追到近江國。
近江國王不肯交出藤原仲麻呂,道鏡傳孝謙旨意,於是杜環與白璧王合兵,一起滅了近江國。
從此,杜環的大唐刀陣名揚東瀛,其設計的新款戰刀被欽定為東瀛武士標準刀,為王上冊封武士標配,這就是後來的日本東洋武士刀。
在杜環與叛軍作戰期間,傳來鑑真大法師圓寂的訊息,杜環非常悲痛,也非常遺憾,未能在大法師生前拜見。
藤原仲麻呂被俘後,向杜環懇求來個痛快,杜環沒有得到孝謙旨意不敢擅自做主。
藤原笑道:“將軍功高蓋主,也為自己想想後來,貴國有言云:兔死狗烹。”
想到自己在大唐的經歷,又想到藤原畢竟沒有殺法進和思託,杜環深以為然,於是就讓藤原切腹自盡,全其名,為此,藤原家族很感激杜環。
幾個月後,班師回朝,孝謙親自出平城宮迎接,後拜杜環為左大臣,私下準備立白璧王為繼承人。
回到京師,杜環獨自去拜見師太,師太嘆息中拿出一本書道:“此書是鑑真大法師這幾年精心書寫的《上人秘方》是一本醫術,你拿去吧,留個紀念。大法師在方丈室圓寂時,面向西方!”
接過書後,杜環一邊仔細翻看,一邊道:“此書應該造福於民,還是請王上命太醫院多抄寫幾本,用於給這邊百姓治病。”
自從聽了藤原臨死前的話後,杜環辭去軍職為左大臣後幾乎不問朝政,稱戰鬥中負傷,養病不出,又叮囑府中夥伴不要惹事,自己與公主經常吹笛、下棋,自得其樂。
來年,有一天,道鏡向王上提出在平叛勝利一週年之際,命全國各大寺廟為死去計程車兵百姓超度,孝謙準了,還命人在法華寺立功德碑,由該寺舉辦法事,孝謙要將親自揭碑。
吉備真備受命撰寫了功德碑文,命工匠刻碑上。
到了這天,整個寺內外一片忙碌,孝謙在道鏡的引導下主持儀式,並親自頌了功德碑文。
事畢,擺齋宴法華寺以犒勞僧眾。
師太吃了點素餅,自覺肚子不舒服,讓十二孃攙扶出門去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