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天,船右側出現了有山的陸地,杜環問到了何處,法進道:“應該是流求,就是以前的夷洲。”

“上面有人居住嗎?”公主好奇地問。

“有,都是大唐的人,泉州那邊也有人到上面去生活呢。”法進認真回答道。

“要是上去看看多好。”公主道。

“好啊,請大進軍找個合適的地方上岸看看。”杜環對公主道。

於是,當船經過流求東北角時候,在一個漁村停靠補給了。

這個漁村三面環山,一面朝海,山狀如雞籠,因此,此地就叫雞籠村。

有很多船在此地補給,非常繁忙熱鬧。

東瀛人、本地人、大陸人都有在此打工謀生的。

補給後繼續向東北航行,一路無聊,忽然有一天杜環提出想釣魚,大家也非常高興。

大將軍道:“前面有一島嶼,島上無人,不妨比試一下。”

不久,船靠近該島,杜環第一個下船,水猴子則未等船停靠就下水了。

大將軍叫人從船上取來釣魚漁具,讓大家釣魚。

幾個時辰後,大將軍就釣了好多,杜環則少了些。

“大將軍,我有一種新的玩法,哈哈。”杜環童性大發。

大將軍道:“願觀。”

只見那杜環舉劍朝海里喊道:“維多,小多多。”

那兩張水猴子突然躍出水面,騎著大鯊魚,朝杜環而來。

大將軍大驚。

杜環翻身躍上魚背,一手抓住維多,一手用劍砍。不一會兒,好多魚被丟上岸。

眾人哈哈大笑,於是生火烤魚,吃了個盡心。

杜環高興之餘道:“此地就叫大唐的釣魚島吧,大唐京兆府人、安西都護府參軍杜某在此釣魚,我要像在迦太基那邊一樣刻碑記事。”

他找到一塊礁石,用宇宙鋒劍在上面刻好字以作紀念。

可惜,到了近代,倭人圖謀釣魚島,此刻石也不見了蹤影。

到了現代,這釣魚島曾經多次引發中國與日本的爭端。

其實,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歷來就是中國領土。

到了清朝後期,清政府喪權辱國割讓領土,中日甲午戰爭後,臺灣被日本佔據了半個世紀,直到日本投降,二戰結束。

根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這臺灣與釣魚島都是必須歸還中國的領土,即使是琉球群島,也不過是暫時由聯合國委託美國管理,需要歸還中國。

誰知倭人狡猾,先是把琉球群島改為什麼沖繩,進行殖民統治,戰後,琉球群島被美國人當場禮物私相授受、送與日本,因為美國人在意識形態上與中國為敵。

琉球國曾經是中國藩屬國,是來自福建移民建立的地方政權,也是在中國最弱的大清後期被日本強制吞併的,如今這些地方土著一直要求獨立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