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流落阿拉伯帝國 第二十八章 亞歷山大古港慘劇(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老崑崙啊,剛才只顧逃命,忘了讓你體驗一下游泳的樂趣。”羅含教士故意道。
“游泳?不需要體驗,我以前就會。”崑崙奴自豪地揚了揚頭:“少爺也是我教會的,其實我也不算老吧。”
“我剛才說的這個體會是:海水淹不死人!”羅含道。
“不可能,那有這樣的事。”崑崙奴道:“哪裡的水不會淹死人?”
“就是這死海,死海鹽度高,比其他海水還鹹。”羅含道:“以前羅馬帝國與波斯帝國打仗,波斯人敗退出耶路撒冷,這羅馬士兵就一直追趕波斯人到了這死海邊,見那些波斯人都往海里跑,但卻淹不死,羅馬人以為遇到了神靈,就撤兵回城了,這些波斯人才逃過一劫。”
“你不早說啊,看,這都快到另外的大海了,這裡的海水也一樣嗎?”崑崙奴道。
“這裡的大海是地中海,肯定淹死人,這地中海可大了,死海其實只能算一個小小的湖。”
“死海要改名活海!”崑崙奴道:“救活了波斯人,不是嗎?”
“哈哈!”杜環與羅含大笑。
遠遠的就看到了雄偉的亞歷山大城牆。
“這是一座以古代英雄帝王名字命名的城市。”羅含道。
“看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啊。”杜環道:“教士再給我上一堂課吧。”
“這港口是亞歷山大大帝下令建造的,離這個亞非利加洲的一條大河入海口很近,或者也可以說在河畔,這條河當地人叫尼羅河。”
“這位大帝在此地建造了東、西兩座攔海大壩,並在港口對面的小島上建造了燈塔,方便了海運,後人為紀念大帝,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羅含道:“凡是為老百姓做過好事的,人們都會記住他。”
“我想起來了,上次你說過,有個帝王帶人一直打到大唐西部邊界不遠處,據說還征服了天竺,後來因為士兵染病只好收兵,最後這位大帝年紀輕輕就因病去世了。”杜環道:“是不?”
“將軍記性真好,就是此人。”羅含道:“這裡曾是古埃及的首都,據說在凱撒大帝來到這以前,還建有大學、圖書館。”
“大學、圖書館,真是新鮮,我大唐的寶物都在大明宮呢,我們有太學,這裡有大學,真稀奇。”杜環道。
“後來被羅馬教皇視為異端,全部燒燬了。”羅含念道:“主啊,懲罰我們這些無知的罪人吧!”
“啊,你的教皇居然幹這種事情,難怪把你們景教也列為異端。”杜環道:“安祿山估計在長安也幹這樣的事,安祿山本來就是胡人,肯定是在幹!”
“教士,我請教一個問題啊,行不行?”崑崙奴道。
“好啊,崑崙也想學點什麼啦?”羅含笑道。
“要是當年這亞歷山大打到漢人居住的地方,遇到漢人的軍隊,到底誰贏啊?”
“啊,你怎麼問這個不可能的問題啊,亞歷山大要到漢人居住的地方,首先要經過西域或者羌地,後者不會臣服,路上非凍死累死不可,那就算從西域到漢人居住的地方也要經過西域各國,還會遇到匈奴人,到那邊都死得差不多了吧?”羅含聽了好笑。
“不說這些,就是直接想想,這亞歷山大帶著人好好的征服了其他地方,到了漢人居住的地方邊上遇到了漢人軍隊,幹起來了,會怎樣?”崑崙奴固執地問。
“嗯,當時是戰國時期吧,這亞歷山大應該遇到的最西邊國家,就是秦國了,呵呵,這秦國可是打敗其他六國統一了中國的,對了,那個時候還沒有漢人,漢朝還沒有呢。估計是秦國打敗了亞歷山大,想想秦國多厲害啊。”羅含道。
“六國與秦國為敵,遇到外寇,豈不裡應外合,滅了秦國?”崑崙奴道。
“不可能,相反,其他六國會停止戰爭一致對外支援秦國打敗亞歷山大的。”杜環道。
“將軍說得對,因為在春秋戰國時代,各國戰爭有底線的,就是周天子下面的各國打仗,不容許外面異族插入戰爭,家裡鬧翻了也不幹別人事,這個叫什麼成語,兄弟什麼牆。”羅含道。
“《詩經·小雅·棠棣》雲: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杜環道:“是的,教士說的沒錯,這周文化就是華夏文化,後來才有了漢文化。”
“那個時候有周禮,有法家、墨家、縱橫家,光秦國就有好多名將,他們對什麼西戎、南蠻、東夷、北狄都視為外寇合而攻之的。記得衛國、燕國遭到戎狄入侵,齊國、晉國等就停止了戰爭都派人來支援,打退了外敵。”
“對啊,亞歷山大要是遇到這樣的軍隊,肯定大敗而歸,甚至被秦國追到這地中海邊上,秦始皇后來的版圖就比羅馬帝國還大了,哈哈。”
這三人說說笑笑,一直來到城外,這時護城河的橋上正有大批人在往城外跑,士兵在吆喝阻攔,但也阻止不了。
“好像是拖家帶口地跑,難道遇到戰亂啦?”崑崙奴道。
“我去問問!”羅含道。
他下馬攔住一個人,那人看了看羅含道:“你們是外地來的吧,海嘯要來了,這城就要被淹沒了,千萬別進城了,快到跑別處去躲躲吧。”然後拉著邊上的人就跑了。
聽羅含問到了這麼個訊息,杜環道:“伊本還在城裡,我們應該找到他,讓他跟我們到安全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