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流落阿拉伯帝國 第十六章 興建巴格達(第1/10頁)
章節報錯
跟著曼蘇爾的親兵隊伍往西南走,一路上見到的是悽慘景象,各地在處決叛亂分子和前朝餘孽。
流民很多,郭杜二人實在是忐忑不安,但看到曼蘇爾和藹的樣子,又不好說什麼,幾次要問他有何要事相商,都被告知:“到時候就知道了。”
這一天,一個親兵來報,說是哈里發已經遷都安巴爾,請曼蘇爾到新都議事。
“那我的叔叔去了沒有?”曼蘇爾問那個親兵:“穆總督有訊息嗎?”
“穆司林大將軍已經到新都,您叔叔還在路上。”
“傳我命令給穆總督,叫他負責新都的安全。同時請我的叔叔到我這裡一敘。”曼蘇爾道:“去,把大唐的人請來,到前面那個村上休息,我要見他們。”
當天親兵大隊就駐紮在此村,等曼蘇爾的叔叔一起會合。
郭昕、杜環、法界、羅含、赤松等人被邀請進了曼蘇爾的帳篷。
這曼蘇爾對手下管束很嚴,禁止擾民,親兵隊伍其實沒有進村,而是在村外,也難怪此人深得轄地百姓擁護。
這時,外面吵吵鬧鬧,曼蘇爾問親兵何事,那親兵看了看杜環,輕聲地說了幾句,那曼蘇爾笑了:“他已經不是奴隸了,啞巴沒關係,讓他進來。”
原來這啞巴伊本見杜、郭等人進去了,有點不放心,也要進去,被親兵護衛攔住了。這親兵見是個啞巴,又不會講話,一時不知道怎麼辦。
那啞巴一進帳篷,就怯生生地躲在杜環後面。
那曼蘇爾批完了一個檔案讓親兵送出後對眾人道:“今天把大家請來,確是有要事相求。”
“我們一定力所能及。”
“其實對你們大唐人來講也不是什麼難事,據說你們大唐人懂一種叫風水的事情,請賜教。”曼蘇爾很隨意道:“你們誰懂一些啊?”
大家相互張望了一下,然後笑了。
“曼蘇爾,是不是要選地方造房子啊?”郭昕道。
“不完全是。”
“據說帝王生前造自己的陵墓,難道哈里發要你為他造陵墓?”羅含道。
曼蘇爾搖搖頭。
“阿撥斯帝國是我雜湊姆家族建立的,我們乃是先知叔叔的後裔,先知只有一個聖女,沒有兒子,自伍麥葉王朝廢了先知定下的規矩,篡奪了政權變成獨裁王朝後,我們家族一直被打壓乃至追殺,其實我們才是正統。前朝末代國王荒淫無度,被推翻是真主的安排。那王朝原來的首都在大馬士革,既然已被推翻,哈里發認為那不適合做我們的首都,而且,那些前朝餘孽在那邊一直搞叛亂,試圖東山再起,要不是哈里發和我叔叔的窮追猛打,還真是麻煩。你,哭什麼?”
大家一看,那啞巴在杜環後面啜泣呢。
“估計是姐弟分開不久,又想他姐姐了。”杜環笑道:“伊本,不哭,啊。”
見那杜環發話,那伊本低下頭不吱聲了。
“像個小孩子一樣。”曼蘇爾看了那伊本一眼,又繼續道:“我們原來的首都在庫法,可哈里發最近身體不好,有人說是什麼風水不好,因此再遷都到安巴爾,其實,我感覺那個地方也不咋的。但是既然哈里發定了,就不能更改,我想請諸位到新首都看看風水如何,同時也請你們幫我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地方。”
“施主,其實,結束這戰亂,讓老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事。”法界大師道:“貧僧一路過來,看到這裡到處是殺戮、餓殍,這樣下去,貴國如何長久?我佛不主張殺生,善待一切眾生。”
“是啊。大師說的對,我在大唐看到的是盛世,百姓安居樂業,民間崇尚教育,更有完善的官員選拔制度,皇帝用好人,天下就太平。”羅教士也道:“殺戮只能造成更多的仇恨。”
杜環與郭昕、赤松只是洗耳恭聽。
“是啊,二位大師說的對極,這正是我要請你們來的另外一個原因。”那曼蘇爾道:“經過這些年的戰亂,我阿拉伯人幫派林立,各自為戰,弄得民不聊生,我有志於結束這戰亂,收拾這一盤散沙為民造福。目前哈里發是我兄長,由於曾受到前朝的壓迫,性情大變,但對我還是很信任的,我必須竭盡全力輔助他。我曾建議哈里發,要建立一個包括所有阿拉伯人在內的團結的偉大帝國,哈里發也認為這正是真主安拉的啟示,號召聖戰,我們家族將擔當起這個重大的責任。為實現這個目標,偉大的哈里發想掃清障礙,創造條件。我們為此也做了不少準備工作,比如,我們要向你們大唐學習,學習你們的文化和技術,每次有東方的客商來這裡,我們都會視為上賓,留下他們教會我們一些知識和技巧。這次遇到你們,就是我的榮幸,是緣分,我們不是把你們當戰俘,而是當成老師。其實,在這之前和這次戰爭,我們請到了很多大唐的能工巧匠,或許,你們還認識。只有等戰爭結束了,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我請你們留在我這裡,能運用你們東方的智慧,幫助我實現我的夢想。這次選都,其實也是我私下的想法,哈里發選了安巴爾,定了就沒法改,但這裡是我的封地,以前的波斯帝國核心區域,我已統一了這裡,老百姓擁護,這裡將是我的根基,我也需要有一個好的都城,作為事業的發祥地。我準備奏請哈里發派出使者到貴國議和,結束我們兩國的戰爭,實現和平,你們在這裡有很多事可以做。”
“想不到施主有如此雄心和善心,實乃貴國的大幸。”法界雙手合十。
“您說的很對,選都確實很重要,有時候決定一個家族與王朝的命運。”杜環突然高調起來。
“杜將軍有何高論?”郭昕開玩笑地對杜環講:“我的小兄弟。”
“我的郭大哥,沒什麼高論,呵呵。”杜環笑了:“東周列國時代,有個三家分晉的故事。”
“這三家分晉與選都城有什麼關係呢?”大家望著他。
那曼蘇爾對此也很感興趣,緊問:“這個貴國的什麼故事,我很感興趣,真的與選都和我朝命運有關?”
杜環正色道:“這三家分晉的三家乃魏、趙、韓是也,其實是東周時代春秋末期的事件,也是戰國時代的開端,在我們大唐看來算是奴隸制度的結束,新制度的建立。這裡說的是趙國事情。大家都記得趙國有個趙氏孤兒的歷史故事,對,就是他們家。”
“這扯遠了吧,又出了什麼趙氏孤兒,有什麼關係呢?兄弟。”郭昕道。
“呵呵,郭兄,其實,趙氏孤兒在前,這三家分晉在後,我說的選都城的事就在中間,沒有趙氏孤兒,哪來後面的三家分晉呢,趙家豈不真的絕後啦。”杜環道:“這趙氏孤兒就是說的趙武,那趙武被救,隱姓埋名,長大後,恢復了家族的地位,傳到了他孫子趙鞅這裡,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趙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