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天庭隕落 第一百九十三 天庭隕落!(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道萬古,恆古不滅。
玉帝千萬‘規、矩’加身,進位成神,斬斷前姻,切斷後果,一人獨斷,將時間長河劃出一道分流,這才讓屬於空神的影響終於退散,人類也再次有了修煉成神的機會。
能做到這一切,唯有玉帝,淌過時間長河尋找空神,在他最後出現的地點與其一戰,將其擊敗,這才將大道規矩撥亂。
至於在那之前又發生過什麼樣的事,則再無記載,也唯有玉帝心內有本一明白賬。
玉帝證道,萬千強者稱臣,一個輝煌的道統——天庭成立,自此統治人間數千年。
神都有神劫,有人說屬於玉帝的神劫早已過去,卻依舊有人憂心忡忡,親友皆笑他杞人憂天。
玉帝的神劫如約而至,時間卻是在他年老之際,因為連天道都知道,在玉帝最強盛的時期,世間無一人是他的對手,就連天地都不行。
世間的路,世間的道,皆在玉帝身前戛然而止,這就是屬於玉帝的規則。
敘述到這兒,聖佛笑笑,想當年大鬧天宮的那個他,也只是堪堪打到了南天門,甚至連那十萬級臺階都未曾踏過,還有身為妖族之主的牛魔王,也是數次止步於南天門外。
玉帝設立三界,人、神、鬼,還要改變萬古以來留下的隱患,徹底讓人走向整個天下。
天有多大,玉帝所處在的神界鎮守的範圍就有多大,虛空未知的生物、流放之地,這些強者不是一個人界可以所想象的,坐井觀天大致如此。
八戒大師輕嘆一聲,這一聲傳到林初的耳朵裡,他知道美好的故事即將結束,變革要來了。
一切的轉變在天庭統治的後期,玉帝也會老,就算他是神也無法改變天地的規矩,終究要生老病死,不度神劫,永遠無法長生。
而神不入輪迴,不入地府,玉帝自己都不知道他死後會去往哪裡,會不會投胎轉世,人世間的情緣,他用了千年也未曾理解,這大概就是神的遺憾吧。
說到這,聖佛轉過話題問林初一個問題:“你曾經有過疑問,人死後真的有靈魂嗎?真的會投胎轉世為人嗎?以前能,現在不能。”並未等林初回答他就說出答案,“你身邊有一個靈名為白素貞,她為了報答人類對她的恩情愛上了那個男人幾世,直到現在依舊未曾忘記。
但你問過她上次找到重生的許仙是什麼時候?千年前?那是許仙最後一次投胎轉世……”
“因為地府的傳承斷了。”
“沒錯,一切都結束了,靈魂不入地府,不入輪迴,運氣好的會變成靈,以靈的形態存在,運氣差的,只如碎片散落,唯一剩下蠻好的,只剩下這片天地。”
白慈沉猜測道:“是戰爭?虛空生物入侵?還有流放之地的敵人?”
“那些不過是宵小之輩,根本不值一提,玉帝統治天庭數千年,也從未將他們當成敵人,所想的只是一個完整的世界。
你我看到的世界並不完整,只是殘骸,例如這片世界只是萬千世界中的一個,而萬千世界又是否在一個大世界裡呢?例如靈界!如果當年玉帝真的成功了,現在的人類世界又是否有靈的存在?而靈界在時間流動後又是否知道人類的存在?
各自過著各自的生活,像兩個切開的宇宙永遠不會重合,畢竟一條心路斷了很難修補。”
問題似乎又繞回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玉帝自知神劫將至,開始思考對策,死對於他來說不可怕,他有許多辦法避免死亡,思考的,是如何完成天下大計。
天庭歸一,各方勢力,如太白、如來,以及各方道統的領導人,也在思考著那個問題,如何讓這片天地迴歸完整。
玉帝最初是如何出現這樣的想法?穿越時空,或許見過那個靈最繁華的時代!那時人還未出現,是否見過?未曾講過,相信他是看過的,也有可能未曾看過。
人有力窮時,到最後玉帝選擇的是最艱難的一條路,不是延續道統,不是堪破生死,而是利用整個天庭與天道對抗!來完善這個世界,人就是人,靈就是靈!二者不再混為一談,這才是這個世界混亂的根源!各自的世界有各自世界生存的法則。
三界變成六界,一個徹底完善的六界,玉帝不在統領一切,神不在只有一個,諸神匯聚的時代終究要來臨,一切都在醞釀。
西方佛界,東方道祖,還有數十個小型勢力,盡皆為盛世做著準備,一旦六界完善天地再無隔閡,規則只剩下一個,那就是大道可期。
“失敗了……是嗎?”
自認心如磐石的聖佛,內心的石頭出現了裂痕,就如當年他出世的時候一樣,只是很快,裂縫被修繕,大聖說出他的答案。
“沒錯,失敗了,整個天庭為之陪葬,佛家亦如此,道家亦如此,整個人類世界亦如此,人靈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