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人會告訴你的,不過不是我,不過是天地間垂垂老矣的一口氣,如何為你解惑?”

林初不解問道:“為什麼?您是三界之主,當年天庭的創始人,而且天庭如此輝煌的一個組織,怎麼最後卻……?”

玉帝的那口氣轉身,重新望向一眼望不到底的雲海,那裡有一條一直婉言通向南天門的天梯。

“知道當年這段天路走過多少人嗎?”

林初隨著望去,原來剛才走過的那條路不是直的的啊。

“不知道。”

“這段天路共有七十八萬零四百三十九人走過,其中,走過十萬階的只有十二人,走過就萬階的,有三十六人,八萬階的有三百六十五人,五萬階以上的,也才只有五千六百人,餘下的,只是五萬階以下。

走過全部天路的,十二位人傑,人稱十二金仙,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太乙真人,很有趣的後生小子。

至於最輕鬆的,當屬太白,揮手間十萬八千階臺階就被甩在身後,我曾經測評過,如果他潛心修行,不超過十年就會突破成神……那真是一個大時代啊。

我曾問過,為何要選擇了天庭,而不是長生之法,林初小子,你不妨猜測一二。”

林初再次搖頭道:“不知道。”

“我只是一口氣,一口當年本尊留在人間的氣,如果非要追究起來,我不是玉帝,只是以他的一口氣見到了天地間的種種,當我脫離他身體的時候,他的想法就不在我的思考之內。

最後的隱情我是不會說的,你的路,你的道,只能自己去走,只能你最引以為傲的家人去告訴。”

“那我來這究竟還為了什麼?”

林初有些煩躁,為了得知真相,他跨越人、靈、虛空三界,為此三年未曾回到他所喜歡的世界,得到的卻只有這幾句不能告訴他的話。

“是啊,你來到這究竟是為了什麼?”

玉帝的那口氣絲毫不惱,而是笑著對林初說了這句話。

林初警醒,是啊,他來這兒是為了走出自己的路,至於真相玉帝的那口氣說過早晚會知道,又何必急於一時,他來到這兒是為了尋求突破,知道真相只是修行路上的一個目標。

玉帝的一口氣隨後又說:“錯了,又錯了。”

玉帝的一口氣似乎在否定林初的心境:“世人修行為了變強,而變強,則是為了你所說的,不做一個局內人,渴望得到真相。”

林初內心不禁又有個疑問,“世間的真相?掌握在誰的手裡?難道普通人一輩子都要生活在謊言之中?這公平嗎?”

玉帝的一口氣,身穿青衫,頭髮用簪子別在腦後,更像是和平時代的教書先生為林初解惑。

“真相永遠只在少部分人心裡,對於世間大部分人來說,一個假象遠比知道真相的殘酷更舒適,對於這個世界,蘊含希望,不失望就是最好的結果。”

林初嘆氣一聲:“已經有所失望。”

“那是你對這個世界期望太高。”

林初心神波動,就連盤坐的腿都不自在。

心煩意亂。

玉帝怒喝一聲:“穩住心神!”

林初聞聲一陣顫抖,連忙用靈勢壓住內心的煩躁,剛才險些走火入魔陷入魔道,一旦踏進魔道的圈子,連軒轅劍也會隨之離開,這片天庭也會排斥他,最終的下場可能是身死道消。

“你偏離了自己的道,為何臨門一腳最後卻對自己的道理產生了疑惑。”

“不,這只是我一直以來的疑問,這會兒只是說想,甚至對這片世界都產生了厭煩感。”

“小小年紀就該朝氣蓬勃,人類為何會遠超過靈領先於這個世界,就是因為他們有一顆探索心,得知真相、探索真相,去總結,去記錄。

學問是一代一代人做的,就算可以偷天換日,正道依舊在人心,該是何種人就是何種人,不會因為天道變了就改變其信仰。”

林初若有所悟,再次閉上眼默默感受天道的流逝,天庭可是最接近天道的位置,天地規則在這裡流逝,就算那些崩碎的建築也都由大道構成,只能說這邊天地不再適合他們的道理,但並不代表他們的道理就是錯的。

“我能再問最後一個問題嗎。”

“可以。”

林初睜開眼,看著明顯身形變淡的玉帝問道:“寅鬼突破時曾經歷生死,淌過時間長河,依舊未能搞懂生與死的定義,以及意義。

生究竟為何,而生死又會去往哪裡?我見過許多人和靈死後化為厲鬼,化為惡靈,但也有以純潔靈魂生活在天地的存在,他們只不過是另一種形態重新生存於世界,並不是原來的他們,或許會帶著前世的記憶,但終究不是。

靈魂死後究竟會去往何處?每一個初生的靈魂是不是死去的人重新投胎轉世,世間真的有同一樣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