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五天後,他要進行機械奈米蟲計劃的最後一步,身軀奈米機械化。

成功與失敗,就連莫羽自己也沒有信心。

身為機械改造計劃的先驅探索者,承擔探索帶來的風險是他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對此他內心無悔。

深埋心底最後的遺憾,是還未完成當年復仇的誓言。

朝封棋英雄雕像深深鞠躬後,莫羽毅然轉身離去。

……

五日後。

下午,一輛虎魄最大型號的運輸車從虎魄基地出發,朝星城西補給區方向駛去。

車廂內,裝載著數臺大型裝置。

縱橫交錯的線纜相互連線,依次閃爍的燈光證明這些儀器都處在開啟狀態。

莫羽坐在

車廂裡,目光掃過身邊的幾臺大型儀器。

最後他的目光聚焦在了正前方的漆黑色鐵箱上。

箱子裡面存放的,是他後半生的心血之作,機械奈米蟲。

運載車輛在星城與補給區相連的主道高速路上的平穩飛速行駛,當夜幕逐漸籠罩大地,太陽即將落下時,地平線盡頭浮現一座繁華城市的輪廓。

這座城市歷經百餘年的發展,早已不同往日。

最初這裡只是一片林地長滿了茂密的綠植,但現在已經是一座完全現代化的城市。

城市的現代化程度甚至要超越星城絕大部分割槽域。

除了前線戰士,這裡還入住了大量服務於前線的普通居民。

當運載車輛駛入補給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聳的瞭望塔。

這座瞭望塔早已荒廢,塔樓上遍佈歲月腐蝕的痕跡。

類似的瞭望高塔補給城市裡還有很多,也將伴隨著補給區的領地擴張,不斷向西方繼續擴建。

運載車輛在凌晨3點來到了補給區的最前線。

這裡也是補給城市裡最繁華的區域。

最前線除了瞭望塔,沒有高樓,但這裡的每一棟建築都可移動。

打造這種可移動的建築,也是前線補給區發展多年總結的經驗。

伴隨著前線補給區不斷向西方擴張,每次都要打造大量新建築,後方的很多建築都會逐漸趨於荒廢。

為了讓資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人類中的建築學者開發出了一種可移動的建築。

往後前線推進,最前線的建築也能跟著一起向前移動。

同時此類建築還配備了許多最新的科技,甚至屋內還安裝有檢測領域生物的裝置,這些建造所使用的材料標準也要遠超星城內的建築。

到了最前線區域,這裡的人流增多。

到處都是全副武裝的前線戰士身影,這裡的商店徹夜通明,街道上還有佩戴「巡查員」勳章的前線管理戰士在巡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