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導致遊歷使資格的競爭過程猶如大浪淘沙,千萬人過獨木橋,能夠成功的終究是極少數。

封棋也對遊歷使的要求非常嚴苛。首先是要求遊歷使擁有龐大的領域學知識儲備,這是最基礎的條件。

只有掌握了龐大的領域學知識,才有能力與外族進行交流,推廣血肉祭功法。

領域學知識也將有助於遊歷使更好地讀懂外面的世界。其次是個人武力值。

經歷過登神挑戰路,封棋明白旅途的艱難,危險隨時都可能到來。遊歷使必須學會如何在危險環境中自保,武力值就是其中最穩定的保障。

除了這些基礎條件外,其他還有大量附加條件。偵查能力測試、感知能力測試、潛伏隱藏能力測試、心理素質測試,等等。

透過了這一系列的考核,也不一定能夠成為遊歷使。畢竟小幽製作的空間手環有限,考慮到旅途的艱難,空間手環是遊歷使必備的隨身道具,所以還得篩選掉一大批透過基礎考核的人員,挑選出其中出類拔萃的精英。

也正是繁瑣的考核與測試,讓遊歷使的地位在星城不斷升高。除此之外,星城還有一項專門用於遊歷使的福利政策。

成為遊歷使,很大機率這輩子再也不可能回到星城,未來的道路只有前進沒有歸途。

為了彌補遊歷使的家人,星城會給予遊歷使家庭三倍的免費福利資源,彌補家庭的感情損失。

這也導致遊歷使報考的人數歷年攀升。成為遊歷使在星城民眾眼裡是光宗耀祖的成就,只是絕大部分人最終還是會流向其他崗位。

第二批遊歷使的出行,封棋給予厚望。根據第一批遊歷使這些年旅途中總結記錄在信仰資料庫裡的經驗,封棋為第二批遊歷使配備了更先進的醫療道具。

例如猩紅研究院產出,可持續使用的治癒符文。這是一枚綠色的三角形金屬塊,用意識觸發後能夠自動攝取天地靈氣,將其轉化為治癒能量輔助治療。

裝置的更新,或許能在關鍵時候保住遊歷使的性命。將第二批遊歷使送出星城,封棋開始謀劃未來百年的發展規劃。

破曉24年。這一年,封棋開始進行虛擬遊戲的部署。上一條時間線最終戰到來時,他收集了大量墨月軍團勢力的情報與資料資訊。

這些資料都被記錄在信仰資料庫裡。封棋給虛擬遊戲部門的要求只有一個,儘可能地在虛擬遊戲裡還原最終戰的場景,打造一個模擬的最終戰副本,將收集到資料的勢力製作成虛擬遊戲裡的角色,嘗試破局。

這無疑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封棋給了虛擬部門足夠的資源去完善這個副本。

他的想法很簡單,等到虛擬副本製作完成的那天,將許可權開放給盟族,到時候多次嘗試挑戰最終戰,透過模擬的方式提前尋找最終戰時的制敵之法。

僅用了兩年時間,虛擬遊戲部門就完成了最終戰的框架製作。但封棋在體驗後忍不住搖頭。

虛擬遊戲部門製作的最終戰場景裡的墨月軍團,與現實差距甚遠,還需要進行多次改進與升級,包括墨月戰士的模板升級。

對於這個專案,封棋十分重視。模擬的場景可以讓人類在面對最終戰時,提前判斷先機。

例如模擬場景裡,對人類盟族威脅最大的到底是哪一支勢力。擁有多件奇蹟物品的擎天巨人族、掌握奇蹟往生操控亡靈軍團的惡魔、可以利用奇蹟力量控制身邊生命的矮小生命……最終戰到來時,哪個威脅最大,需要合力針對,這都是封棋眼裡可以提前佈局的環節。

這是時間重啟賦予他的先發機會。如果什麼都不做,等最終戰到來時,人族還是會與上一條時間線一樣,與盟族各自為戰。

虛擬遊戲這個專案經過了多條時間線的發展,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唯一的問題在於相關技術人才的缺乏。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封棋決定將玩家也拉入打造最終戰的模擬場景中。

上一條時間線,虛擬遊戲行業湧現了不少製作副本的人才,他們製作的副本為人族的戰力發展提供了不小的助力。

這條時間線,封棋決定開放最終戰的編輯許可權,讓更多的玩家參與其中。

其中製作優秀的模型,將被虛擬遊戲部門採納後加入到最終戰的終極副本中。

破曉32年。這一年遊歷使帶來了一個驚喜。一個名叫

“顧新”的二代遊歷使,向西北方向探索領域場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座奇特的領域場。

根據顧新在信仰資料庫裡上傳的資料,他在這座領域場裡看到的所有建築都被裝扮成了白色。

原本只想路過的顧新記錄了一部分這座領域場的環境、靈植,等資訊後想要離去,結果這期間有了重大發現。

看書溂他發現掌控這座領域場的勢力非常眼熟。它們統一穿戴著白袍,上面刻畫著白色的符文節點,身材與人類相似,腦袋普遍較大。

當時顧新是在遙遠處觀察,穿戴白袍的領域勢力正在狩獵野獸,它們釋放術法的特點非常明顯,需要與自身穿戴的白袍連線,每次勾勒術法身上的白袍也會跟著發光。

當時就覺得熟悉的顧新翻閱記憶,很快找到了相關資料資訊。這竟然是被標記在遊歷使圖鑑中的勢力之一。